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董凡超

进一步加强顶层设计,制定实施《关于全面深化检察改革、进一步加强新时代检察工作的意见》;进一步统筹改革任务,明确改革任务书、时间表、优先序;进一步细化工作措施,强化督导检查,深化理论研究,组织评选改革典型事例,《2023-2027年检察改革工作规划》已形成45项制度性成果……回眸2024年全面深化检察改革之路,全国检察机关以加强检察机关法律监督为主线,狠抓中央部署的涉检改革任务落实,健全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制度机制,各项检察工作取得新成效。

最高人民检察院党组副书记、常务副检察长童建明在最高检2月14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透露,过去一年,检察机关持续健全服务大局制度体系,全年批准逮捕各类刑事犯罪嫌疑人75万余人,提起公诉163万余人。健全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机制,建立检察政策与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评估机制,运用法治力量稳预期、强信心。健全保护知识产权检察综合履职机制,起诉侵犯知识产权犯罪2万余人。健全检察环节信访工作法治化机制,全国检察机关涉检信访、涉检重复信访数量实现“双下降”。

“四大检察”全面协调充分发展

刑事、民事、行政、公益诉讼“四大检察”是新时代新征程检察机关法律监督的主体框架,也是检察工作进一步创新发展的基本格局。

童建明表示,全国检察机关坚持检察机关法律监督宪法定位,不断完善工作制度机制,推动各级检察机关敢于监督、善于监督、依法监督、规范监督。

——以构建刑事指控体系为基础,完善刑事检察工作机制。会同最高法、公安部等制定实施办理刑事案件排除非法证据、庭前会议两个规程,规范证据收集、审查、运用工作。会同公安部制定实施侦查监督与协作配合办公室工作规范,持续推动协作配合机制实质化运行,监督侦查机关立案、撤案9万余件。

——以加强生效民事裁判监督为重点,完善民事检察工作机制。加强跟进监督和上级检察院接续监督,规范民事再审检察建议案件办理,加强同级监督。完善虚假诉讼监督机制。

——以强化行政诉讼监督为重心,完善行政检察工作机制。会同最高法院健全再审检察建议机制,规范检察机关在履行法律监督职责中开展行政违法行为监督工作。出台行刑反向衔接工作指引,进一步完善检察监督与行政执法衔接机制。

——以推动检察公益诉讼立法为牵引,完善公益诉讼检察机制。检察公益诉讼制度实施10年来,履职范围涉及14个法定领域,最高检正在配合加快推进检察公益诉讼立法,推动检察公益诉讼制度在新起点上进一步发展和完善。

公正司法体制机制更加规范

开展听证17.7万件次,邀请人民监督员监督办案活动21.5万件次。

这组数据是全国检察机关2024年加强外部监督的有力印证。检察听证和人民监督员工作是检察履职办案接受外部监督的重要机制,是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检察生动实践。

2024年,全国检察机关认真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部署,加强对检察权运行的制约监督,推动检察机关公正司法体制机制更加规范。

在落实和完善司法责任制方面,最高检修订《关于人民检察院全面准确落实司法责任制的若干意见》《人民检察院司法责任追究条例》,完善责任体系,明确职责权限,健全责任归属、认定和追究机制。

“最高检成立了检察官惩戒委员会,进一步完善了惩戒和追责机制,指导规范省级检察官惩戒委员会设置,推动检察官惩戒制度实质化运行,真正让司法责任制‘带电长牙’。”最高检检察委员会委员、法律政策研究室主任高景峰表示。

“高质效案件,既是办出来的,也离不开科学管理。随着检察改革的全面深化,加强对办案工作的科学管理,是检察机关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最高检案件管理办公室主任申国军说,最高检党组先立后破、破立并举,在作出“一取消三不再”重要决定的同时,提出把检察业务管理从简单的数据管理调整到更加注重业务管理、案件管理、质量管理上来。

在上述理念的引领下,最高检制定实施加快推进新时代检察业务管理现代化的意见,构建以检察长和检察委员会宏观管理为统领,业务部门自我管理为基础,案管部门专门管理为枢纽,相关部门协同管理为保障的全方位、立体化检察业务管理体系,以高水平管理促进高质效办案。完善办案质效分析研判、案件质量检查评查等制度,首次组织对最高检本级办理的所有案件开展质量检查评查,以此带动全国各级检察机关把注意力和主要精力引导到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上来。

队伍管理能力提升机制更加优化

2024年,200余名检察实务专家走进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21所高校授课220场,听课师生2.2万余人次;106名法学名师到检察系统授课……创新“检察实务专家进校园”“法学名师进检察”机制,是检察机关推动法律职业和法学教育有机衔接、双向奔赴的重要举措。

过去一年,全国检察机关聚焦提升综合素能,推动检察队伍管理和能力提升机制更加优化。

在创新检察人员培养管理机制方面,最高检坚持和完善上下交流、双向锻炼机制,组织第二批20名基层院检察长到最高人民检察院机关实践锻炼,最高人民检察院派出28名年轻干部到地方挂职锻炼。

在深化检察人员分类管理改革方面,最高检推动完善检察官逐级遴选制度,共有29个省份开展了遴选工作,上级检察院从下级院共遴选检察官550余人,上级检察院人员到下级院初任检察官共220人。出台检察官助理管理工作的意见,指导加强中长期职业规划,建立分阶段培养机制。

在优化检力资源配置方面,最高检会同中央有关部门研究建立检察系统编制动态调整机制,推动将更多力量用于加强基层院建设。推进铁路、林区、农垦、油田等派出检察院改革,对检力进行重新优化配置。完善基层“小型检察院”人员管理机制,加强全院统筹、融合履职,提升队伍管理效能。

在深化科技强检、数字检察战略方面,最高检制定实施关于加强新时代检察技术工作的意见,完善“业务主导、数据整合、技术支撑、重在应用”的数字检察工作机制,有序推广运用680余个法律监督数据模型,涵盖全部检察业务条线,数字赋能作用日益凸显,法律监督能力得到有效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