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自岐艺术工作室专著《沙河老家底》出版发行  第1张

近日,李自岐艺术工作室编著的《沙河老家底》由河北传媒集团、河北美术出版社出版发行。人民日报海外版原党委书记、副总编辑李建兴为该书题写了书名,同时为该书作序《擦亮传统村落金名片》。

李自岐艺术工作室专著《沙河老家底》出版发行  第2张

□ 李建兴

我的老家河北省沙河市要出版一本《沙河老家底》的书。这是一本大部头的书,足足有600页,内容是关于沙河市传统村落方面的。主编李自岐嘱我写个序言,遂不揣冒昧写了下面的文字。

大家都知道,传统村落,是中华农耕文明的一张金名片,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张金名片,是中华文明的一张金名片。

“中华民族具有百万年的人类史、一万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在历史的长河里,村落始终是人类、文化、文明的载体。

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这五大特性,在传统村落里得到了完美和谐的体现。

正因为如此,对传统村落的保护、利用、传承、发展受到了高度重视。改革开放四十五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人们对传统村落的格局肌理、建筑风格、历史风貌、自然环境、乡土文化、民间艺术、祖传家训、乡风民俗、农事节气等研究的越来越深入、理解的越来越深刻、传播的越来越深广。

我从住建部官网上看到,至2023年,已经有8155个传统村落列入国家级保护名录,53.9万栋历史建筑和传统民居处于国家保护之下,4789项省级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以传承和发展,形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大、内容和价值最丰富、保护最完整、活态传承的农耕文明遗产保护群,成为中华文明对世界产生重要影响的历史见证。

在这个遗产保护群里,沙河市竟有38个传统村落名列其中,简直令人震惊!《沙河老家底》就是为沙河市传统村落立存照的。这部书的内容来自于传统村落立档调查项目,是一部关于沙河市具有代表性的村落的档案。这部档案人文形态完整,遗存丰厚,调查详实,文字表述准确,图片质量精美。

2014年,中国文联、中国民协、中国摄协在全国实施了“中国传统村落立档调查”工程,这是建设文化强国中一项史无前例的保护和弘扬传统村落文化的壮举。在这项活动中,沙河市摄影家协会展现了强烈的责任感与使命感,不辞辛劳地普查、发掘、拍摄、记录了沙河的传统村落。2015年6月,全国古村落立档调查现场会在沙河市召开。与会代表还到有600年历史的传统村落王硇村、绿水池村、大坪村观摩。沙河市成为了保护、利用、传承、发展传统村落的范本和榜样。

翻开《沙河老家底》这本书,你可以了解到沙河市传统村落的总体状况,深厚家底。以乡愁这个主题为例,书中分别以乡愁根、乡愁曲、乡愁谣、乡愁韵来呈现,从而将古村落的建筑特色、自然环境、文物古迹、传统工艺等,从大到小,从点到面,层层推进,让沙河市古村落如久藏的珍宝一般尽展在世人面前,既能让生活在沙河的居民详尽了解自己一方水土上的传统村落,又能让14亿多中国人乃至世界上关心传统村落的人士了解并理解进而折服中华农耕文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民族伟大文明。

传统村落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在新中国广袤的大地上,传统村落如群星闪耀,照亮历史的天空;如永恒瞬间,展现历史的脚步;如黄钟大吕,发出历史的回声;如轩辕神镜,照见历史的恢宏。历史长河浩荡,在传统村落的经线上,可以把握历史、现实与未来。中华文明绵延,在传统村落的纬线上,可以坚守、传承与发展。

文化兴则国家兴,文化强则民族强。新时代的文化强国建设涉及到方方面面,传统村落的保护、利用、传承、发展必然成为其中的重中之重。

传统村落文化源远流长,既是历史的,也是当代的。作为人类、文化、文明载体的传统村落,在万古江河中滋养着生生不息的中华民族,在文化强国建设中激荡着华夏大地勃勃生机。

当今中国,山河壮丽、人民豪迈、前程远大。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正在成为全国14亿多人民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伟大行动。

汉代刘安《淮南子·原道训》里写道,“万物有所生,而独知守其根。”作为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传统村落保护好、利用好、传承好、发展好才能让我国历史悠久的传统村落文化展现新时代的魅力和风采。传统村落是一座物质和文化的富矿。我了解到,沙河市在传统村落保护、利用、传承、发展方面已经进行了十多年的探索努力,还将以更大的力度、强度、深度挖掘传统村落强大的物质力量和文化力量,以更新颖的“打开方式”和体验方式保护好、利用好、传承好、发展好传统村落,继续走在全国传统村落文化建设的前列。

借助《沙河老家底》这本书的出版,期盼把沙河市的传统村落、把我国的传统村落这张金名片擦的更加鲜亮,让传统村落展现出更强大的感召力、更耀眼的吸引力、更巨大的感染力、更旺盛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