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中国经济前景广阔、大有可为——2025全国两会财经特别报道
来源:财华网
全国两会召开时间临近,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和全国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将分别于2025年3月4日及5日在北京召开。
宏观层面看,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为实现宏观经济的进一步回升向好,宏观政策需要更加积极有为。
对于2025年我国GDP增长目标,多家投行都预计会设定在5%左右。中信证券在研报中表示,预计2025年我国GDP增速目标为5%左右,CPI增速目标为2%左右。
从省份层面看,根据中金公司的测算,31个省加权平均GDP目标为5.3%,这一数字要比2024年目标(5.4%)下调0.1个百分点。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两会重要的议题,央行行长潘功胜近日表示,将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强化宏观经济政策的逆周期调节。
西部证券预计,今年的财政政策扩张力度将加大、发力靠前。中信证券预计,为更好地支撑经济发展,2025年赤字率或将提高至4%左右;新增专项债规模或将增加至4.2万亿-4.5万亿左右;用于“两新”的资金规模或将提高至5000亿-6000亿元左右。
我国多地将扩内需、提振消费作为首要经济工作任务,今年两会关于扩内需的政策值得关注。
西部证券认为,大力提振消费是今年经济工作首要任务,政策加力扩围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该行预计,随着财政政策力度加大,2025年名义GDP增速可能回升,消费增速有望加快。
信达证券表示,关注劳动者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可能是两会的一个重要改革点,改革方案可能是“提低、扩中、限高”。鉴于中低收入群体相比高收入群体拥有更高的边际消费倾向,因此改革后全体居民的消费倾向有望提高,从而促进消费增长。
在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的推动下,新质生产力正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近年来,人工智能、自动驾驶等前沿科技迅猛发展,不仅在资本市场上掀起热潮,也为经济转型提供了新动能。
在202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就强调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特别是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新质生产力。
中金公司表示,新质生产力的建设可能是今年重点发力方向,尤其是相关的基础设施投资。
信达证券表示,从各地对新质生产力和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具体部署来看,人工智能、机器人和生物制造成为各地争相布局的热门产业。
民生证券认为,近日的民企座谈会可谓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科技创新政策从由私营企业主导的“自下而上”式、逐步切换为由中央主导的“自上而下”式,这也意味着座谈会结束后,还会伴随着部委和地方响应、出台政策措施、落实政策措施等传导链条。
该行称,除了“惠民生”的教育、医疗、养老等,刺激消费政策还开始强调科技消费、新型消费(如“人工智能+消费”),这也将成为未来消费的一大亮点。
值得一提的是,近日中央一号文件首提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指出以科技创新引领先进生产要素集聚,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
发表评论
2025-02-26 01:33:13回复
2025-02-26 07:23:47回复
2025-02-25 22:06:30回复
2025-02-26 01:17:47回复
2025-02-26 02:16:14回复
2025-02-26 07:32:32回复
2025-02-25 22:38:30回复
2025-02-26 05:11:46回复
2025-02-26 01:04:32回复
2025-02-26 06:00:25回复
2025-02-26 03:59:02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