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北京2月14日讯 记者董凡超 最高人民检察院今天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了北京市检察机关健全数字检察制度等6件“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检察改革典型事例,进一步引领检察改革守正创新、以改革促进提升检察履职质效。
据最高检检察委员会委员、法律政策研究室主任高景峰介绍,本次发布的6件典型事例重点展现地方检察机关在数字检察、检察侦查、侦监协作配合、刑事申诉案件反向审视等工作中的改革创新做法。其中,北京市检察机关深入实施数字检察战略,破解“数据孤岛”“信息壁垒”“数据烟囱”等难题,以建用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和融合科技应用为切口,促进数字科技与检察工作深度融合;辽宁省检察机关充分发挥检察侦查一体化优势,坚持线索管理一体化、案件查办一体化、同步纠错一体化;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检察机关构建“人大监督、检察监督、行政督查”衔接联动机制,实现以联络促融合、以协作促监督、以联动促质效,为提升法律监督效能提供有力支撑;浙江省衢州市柯城区人民检察院以“检警+”应用平台为依托,构建协作配合、信息共享和监督制约的“三位一体”架构,加强刑事诉讼监督制约。
在探索立足检察履职促进提升社会治理效能方面,河南省检察机关通过完善制度对刑事申诉案件进行全方位、系统化的审视,实现反向审视扁平化、全覆盖,用最优化的检察资源实现最大化的治理效果;江苏省徐州市人民检察院聚焦社会治理检察建议,研发信息化综合管理系统,延伸从个案办理到类案监督再到推动社会治理的链条,在助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发挥检察作用。
发表评论
2025-02-15 18:06:05回复
2025-02-15 21:01:46回复
2025-02-15 15:26:33回复
2025-02-15 11:03:53回复
2025-02-15 12:46:22回复
2025-02-15 12:58:36回复
2025-02-15 16:09:22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