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春走基层
□ 本报记者 蒲晓磊 文/图
“客从长安来,驱马邯郸道。”唐代诗人岑参笔下的邯郸道,在千年之后焕发了新的光彩。
1月25日,农历腊月廿六,位于河北省邯郸市主城区的邯郸道历史文化街区开街,以“漫步邯郸道、阅尽三千年”为主题的春节活动同步开启。
与此同时,邯郸公安也随之忙碌起来,用忠诚担当守护古城“年味儿”。
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邯郸,有着8000年文明史、3000多年建城史,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春节期间,邯郸道平均每天接待游客25万人次,热闹非凡。为应对春节期间巨大的客流量,邯郸市公安局提前研究制定了相关重点任务和工作清单,以确保安保工作的平稳有序,做到“事事有方案,件件有预案”。
从腊月廿六到除夕,每天下午两点前,邯郸市公安局丛台区分局中华派出所民警贺江都会准时出现在邯郸道,开始当天9个多小时的执勤工作。对于工作十多年的贺江来说,在春节假期执勤已经成为一种习惯。但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执勤的压力有些大。
“执勤压力大不仅是因为巨大的客流量,还有一种作为主人翁的责任感,看到这么多游客来邯郸游玩,我们很兴奋很自豪。但也有不小的压力,最担心大家在这里有不好的体验,就像主人担心客人到家里做客后受到怠慢。”贺江说。
在瞭望台上观望,在人群中巡逻,在路边维持秩序……漫步邯郸道,随处可见公安民辅警的身影。
“在春节假期这些天,我们每天要处置各种警情,有丢孩子的、丢身份证的、丢贵重物品的,还有纠纷处理、疾病求助的。对于这些警情处置,我们都有相应的预案。”贺江说。
图为邯郸公安民警在邯郸道历史文化街区执勤。
1月25日晚,丛台区公安分局特警大队辅警高宇飞、孙振虎在邯郸道北区巡逻时,发现一名走失儿童。特警队员先将孩子抱到瞭望台方便家人寻找,在询问无果后将儿童带到邯郸道游客中心,并在工作平台发布寻人通知。不一会儿,孩子家长匆忙找了过来,两名特警在核对好家长信息后,将孩子交给家长。
“谢谢你们帮我找回了孩子……”孩子母亲紧紧抱着孩子,不断地表示感谢。
《法治日报》记者注意到,在长约2.1公里的邯郸道,至少设有十几个瞭望台。丛台区公安分局特警大队民警张伟岭介绍说,站上瞭望台观望,更加容易看到现场情况,每个瞭望台之间可以实现视野上的无缝衔接,“同时,还方便游客在有事求助时就近找到我们,让他们玩得更安心”。
张伟岭一天的执勤时间分为两个时段:上午8点半到上午11点,下午两点到晚上10点。春节假期这些天,邯郸迎来降温,晚上人流量最大,恰是一天中温度较低的时候。“晚上执勤还是挺冷的,尤其是在瞭望台上连站几个小时,是会有些累。但每次看到游客的笑脸,就很有成就感,觉得这份平安喜乐有我们的一份功劳。”
夜幕降临,邯山区公安分局特警大队大队长韩鹏站在邯郸道巡逻车的旁边,虽然身着厚重的制服,但寒风吹过偶尔还是会打个冷颤,长时间的站立和行走,也会感到疲惫。“每当看到孩子们提着灯笼,欢声笑语地走过,那份纯真的快乐也传递给了我。我知道,这份节日的祥和与安宁,有我们民警的一份坚守和付出,心中便充满了自豪与满足。”
保障八方游客平安的同时,公安民警也在守护着古城的万家灯火。
“这才是真正的新年战衣!从除夕到初一,着装时长超20小时。”大年初一晚上11点半执勤结束后,丛台区公安分局苏曹派出所民警张亚楠发了这样一条朋友圈,并对自己说了一句,“本命年,你好”。
大年初一凌晨4点,当很多人还在梦乡时,邯山区公安分局北张庄派出所所长李晖已经踏上前往赵王遗址城的路途,“为了确保游客安全,保护古城免受火灾等安全隐患的威胁,我们必须在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的区域执勤。虽然工作辛苦,但当看到古城在节日中安然无恙,游客们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便觉得一切付出都值得”。
2月1日,大年初四晚上7点,邯郸道南区城门口。已经站了一天的丛台区公安分局特警大队特警郝志刚,趁着换班的空当,招呼另一名特警:“走,去那边的饺子馆吃口饺子,再回来继续‘下半场’。”
记者手记
凌晨4点,奔赴执勤岗位;凛冽寒风中,站岗十多个小时;除夕和大年初一,着装20多个小时……2025年春节假期,邯郸公安干警用忠诚担当守护古城“年味儿”。
“会觉得有点累,寒风吹过会感到有点冷,但看到人们脸上的幸福笑容时,就感觉一切付出都值得。”多位公安民警这样对记者说。
一座学步桥,演绎三千年。一条邯郸道,喜迎八方客。邯郸公安民辅警以强烈的责任担当,守护着千年古城的万家灯火。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