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化中国行
□ 本报记者 赵晨熙
“奔蛇走虺势入坐,骤雨旋风声满堂……”伴随着功夫明星甄子丹的吟诵,舞台上一众太极武者腾空而起、单腿落地,单脚支撑完成360度旋转,动作行云流水、气势恢宏,随着节奏逐渐加快,太极动作犹如书写落笔时挥毫泼墨,身形辗转腾挪,刚柔并济……
在今年的央视春晚中,这档名为《笔走龙蛇》的武术节目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太极拳,展现了草书书法的神与意,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
作为一名习武之人,全国人大代表、山东郓城宋江武术学校校长樊庆斌在看完节目后感触颇深。他在接受《法治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武术节目登上央视春晚舞台,向人们展示了武术既是功夫,又是艺术,它不仅具有竞技性,同样具有文化娱乐和健康养生的功能。
春节申遗成功后的首届央视春晚将各类非遗元素巧妙融入舞台呈现、节目编排和视觉包装之中,让非遗在春晚舞台上“火起来”,展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隽永魅力。
武术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众多,保护、发展和传承这些武术非遗项目,是樊庆斌不断探索并始终为之奋斗的目标,他心中有一个夙愿,那就是要用武术来提振中国青少年的“精气神”。
武术非遗项目繁多
《笔走龙蛇》这个节目把樊庆斌的思绪带回到31年前的1994年。在当年的央视春晚上,由宋江武术学校学生表演的武术节目《狗娃闹春》将传统武术与舞蹈、戏剧、音乐加以融合,荣获了当年“我最喜爱的春节联欢晚会节目”歌舞类一等奖,也让很多人开始关注并慢慢喜欢上了武术。
“提起武术,在很多人的传统认知里只是停留在套路表演阶段,认为武术就是上场、下场、敬礼。但实际上,中国武术源远流长,其中很多都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樊庆斌介绍,武术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项目有很多,比如,八极拳、太极拳、八卦掌、咏春拳、少林功夫、武当武术等。这些武术的传承和推广首先是要让人们能够关注到并产生兴趣,因此将武术与其他艺术形式相结合就是很好的表现形式。
以《笔走龙蛇》节目为例,节目播出后,太极拳的力量与形态之美吸引了大量人群,特别是年轻群体的关注,这让樊庆斌颇为欣喜。
“太极拳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它不仅是一项武术运动,其中更蕴含着丰富的哲理和文化内涵。”樊庆斌说。
在2024年的全国人大会议上,樊庆斌提出了“充分发掘太极拳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重要作用”的建议。谈及发展和传承太极拳运动的意义和价值时,樊庆斌表示,大力发展太极拳运动,是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工作和有益实践,是发展新质生产力,促进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深度融合,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举措,是促进体育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体育强国的重要内容。
建校推动武术传承
山东省菏泽市郓城县是全国闻名的武术之乡。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作为土生土长的郓城人,樊庆斌自幼便受到“尚武崇德、自强不息”思想的影响开始习武,是大洪拳省级非遗项目传承人。
每每想到有一些非遗武术项目即将失传或已经失传,樊庆斌便心痛不已。为了更好地推动武术的传承与发展,他和师兄弟于1985年创办了宋江武术学校,将传统武术与现代教育相结合,形成科学系统的教学体系。如今,学校已从当初一座仅能容纳300人的三层小楼,发展成为拥有现代化教学设施和庞大师资的全国十大武术名校之一。
“教育不是产业,它肩负着民族的责任和未来。”樊庆斌始终秉承“习武先学文、教书先育人、育人先立德”的理念,学校也一直坚持“以德建武、以文保武、以武养文、文武并进”的十六字办学方针,注重让学生在习武学艺中修身养性,认同并传承中华传统文化。
多年来,宋江武校不仅培养出一批武术冠军、动作明星,每年还吸引来自美国、英国等众多国家的外籍学生。樊庆斌多次组织学生赴东南亚、欧洲、非洲等地区表演武术节目,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瑰宝。把武术推向世界舞台是他一直以来的奋斗目标,他希望能够让更多人了解并喜爱武术,向世界展示中国的非遗。
为加强非遗的保护与传承,樊庆斌不仅邀请武术名师来学校亲授,还在全县设立多处武术传习所,对于经济有困难的非遗传承人,他也会给予经济支持,为非遗的传承发展提供必要保障。
搭建非遗展示舞台
“水浒一百单八将,七十二名在郓城。”作为千年古县,郓城深受水浒遗风的影响。为了更好地发展武术文化,并将武术与影视产业、舞台表演相结合,充分发掘武术的文化产业价值,宋江武校规划建设了水浒好汉城。如今,这座以水浒文化为魂的古城,不仅是一百单八将故事的具象载体,更已成为一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博物馆。
游客们在这里既能被糅合了南派武术、戏剧等地方艺术为一体的英歌舞中雄浑、奔放的舞姿所震撼,也能感受到刚猛有力的大洪拳所带来的武韵罡风,还能在非遗传承人杨秀玲所创作的《一百单八将》剪纸作品中,欣赏到在薄如蝉翼的纸面上活灵活现的水浒好汉……
樊庆斌介绍,水浒好汉城建设之初,一大设想就是要为非遗项目搭建展示的舞台。目前,已经为曹州面人、水浒纸牌、坠子戏、花鸟字、山东落子、郓城渔鼓等一批非遗项目提供了展示和传承的场地以及资金支持,在推进非遗项目保护传承的同时,也加大了宣传力度,提高了公众对非遗的关注度。
作为申遗成功后的首个春节,水浒好汉城在今年春节期间,设置了打铁花、古老中幡、琴书、快板、抬阁、跑旱船等20多项非遗项目展演,满足了人们“吃非遗”“玩非遗”“听非遗”“学非遗”“购非遗”的需求。不仅增添了浓厚的节日氛围,也让更多人近距离感受到了非遗的独特魅力。
随着非遗热度持续升温,越来越多的儿童青少年开始关注并喜爱上各类非遗项目,这也让樊庆斌对今后在儿童青少年群体中推广普及武术充满了信心。
“少年强则国强,少年追梦则国家兴旺,追逐百年以来的中国梦想希望在少年,重任在教育。我们要培养出靠得住、有本事的人才,培养出忠诚、干净、有担当的接班人。”对樊庆斌而言,武术始终是他的魂、他的根,他将尽最大努力,做好本职工作,履行好代表职责,保护传承非遗,弘扬武术精神。
发表评论
2025-02-11 21:49:45回复
2025-02-11 18:42:35回复
2025-02-11 20:40:24回复
2025-02-11 21:30:50回复
2025-02-11 14:06:41回复
2025-02-11 13:14:14回复
2025-02-11 19:03:21回复
2025-02-11 18:19:41回复
2025-02-11 14:58:12回复
2025-02-11 18:13:42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