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曹天健

□ 通讯员 徐义佳

2024年以来,山东省青岛市公共法律服务中心立足职能定位、优化服务举措,将军人军属、退役军人等作为公共法律服务重点对象,强化法治宣传、完善服务举措、提升服务质效、深化军地协作,积极保障军人军属、退役军人合法权益。

为更好为军人军属提供服务,青岛市公共法律服务中心不断提升窗口便民服务水平,完善服务举措,助力合法维权,确保军人军属“无忧”。一是深化业务整合。增加公证、司法鉴定等机构入驻,增设“综合指引”窗口,对军人军属的法律服务事项,提供“窗口化、综合性、一站式”的公共法律服务。二是提供精准服务。将请求给予优抚待遇,军人的婚姻家庭纠纷,因医疗、工伤、交通事故造成人身、财产损失纠纷等事项纳入军人军属法律援助的事项范围。义务兵、供给制学员、执行作战、重大非战争军事行动任务的军人及其军属,烈士、因公牺牲军人、病故军人的遗属申请法律援助的,免予经济困难审查,充分体现对军人军属的关心关爱关怀。三是建立“绿色通道”。落实军人军属优先,对涉军法律援助申请实行优先接待、优先受理、优先审查、优先指派,实现军人军属“零等待”享受法律援助,对行动不便的特殊困难军人军属实行预约服务、上门服务。2024年,中心共接待军人军属各类咨询100余人次。

2024年,青岛市公共法律服务中心为强化法治宣传,营造拥军氛围,确保军人军属“无虑”,建立了公共法律服务志愿队,整合律师、公证、司法鉴定等法律服务资源,扎实推进法治拥军工作,切实提高军人的法律素养和维权意识,营造拥军优属浓厚氛围。一是开展送法进军营活动。为驻青部队驻地开展了两次“送法进军营、以法润军心”法治宣传活动,为部队官兵开展国家安全主题授课,采取面对面咨询的方式解答部队官兵有关婚姻家事、合同纠纷、债权债务、侵权责任等方面的问题,教导官兵如何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现场共咨询官兵80余人次,发放宣传资料200余份。二是开展拥军优属宣传活动。将退役军人和军属作为法律服务重点对象,以法律进企业、法律进社区、法律进乡村等活动为载体,组织普法志愿者以法律咨询、法律宣讲等形式,为退役军人和军属答疑解惑,提供维权咨询、代理指导等服务。2024年,共开展涉军宣传活动20场次,发放宣传资料10000余份。

为提升服务质效,化解矛盾纠纷,确保军人军属“无困”,2024年以来,青岛市公共法律服务中心以12348热线为基础,不断提升服务能力及质量,同时打造中心独有的纠纷化解模式,将涉及军人军属的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一是有效提高12348热线服务效能。中心通过政府采购方式优选11家律所参与热线值班,实现全年365天、每天24小时面向广大军人军属提供免费法律咨询。中心积极推进与12345热线深度融合,集聚市区两级公共法律服务资源,提升12348热线服务质效。2024年,热线咨询数量近21.1万余人次,其中涉军维权咨询2068件次,咨询解答始终保持较高群众满意率。二是充分发挥“12348热线+矛盾纠纷化解”服务功能。依托12348热线接话量高、法律需求集中、快捷方便的优势,深化“12348热线+矛盾纠纷化解”服务模式,为军人军属开展矛盾纠纷调处化解,畅通便捷高效的纠纷化解线上渠道。2024年,热线累计受理军人军属调解申请20余件,为化解矛盾纠纷、维护社会稳定作出积极贡献,提升了公共法律服务在拥军优属工作中的影响力。

为深化军地协作,凝聚工作合力,确保军人军属“无障”,青岛市公共法律服务中心与北部战区海军政治工作部多次进行专题研讨,筹备设立北部战区海军驻青岛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一是打造军人军属法律服务工作站实体平台,配备必要办公设备和服务设施,设立指引标识,放置业务介绍材料和格式文书,公示法律援助条件、申请程序、公共法律服务范围、办理流程等。二是制定值班人员管理制度、保密实施方案等,明确值班人员工作职责、工作方式、保密要求,建立工作台账等,为工作站全面运行做好制度规范等保障准备工作。三是组建涉军维权法律服务专家库。遴选政治过硬、专业精通的律师组建专家库,为官兵提供法律服务。四是培养部队法律骨干,通过地方律师办理、部队律师跟学的“1+1”帮带模式,提高战区海军法律骨干业务能力。

“下一步,中心将持续紧密贴合部队官兵的所需所盼,积极为军人军属、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提供更加全面、优质、高效的公共法律服务,有效推动法治拥军工作取得新发展,为最可爱的人撑起‘暖心伞’。”青岛市公共法律服务中心主任王生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