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杜雨萌

  百亿元级的央企创投基金又有新进展。1月18日,中国国新控股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中国国新”)联合部分中央企业、地方国资在京共同举行国新创投基金合作签约仪式,这是继去年12月5日国新创投基金落地杭州之后的又一标志性事件。

  《证券日报》记者从现场获悉,国新创投基金首期规模为100亿元,存续期限合计为15年,采用母子基金架构。后续,还将启动杭州、湖南、西安等一批子基金。

  阳光时代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国企混改中心负责人朱昌明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央企创投基金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引领带动更多社会资本投资科技创新、产业创新,加速形成“长线长投”资金矩阵,预计未来有望带动更多社会资本投资处于种子期、初创期、成长期的科技创新型企业。

  长周期陪伴企业成长

  科技创新始于技术、成于资本。国务院国资委、国家发展改革委于去年底联合出台政策措施,支持中央企业发起设立创业投资基金。其中提到,“支持国有资本运营公司等符合条件的企业发起设立创业投资母基金,发挥母子基金放大投资功能”。

  该政策措施发布以来,中国国新和中国诚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两家国有资本运营公司,已分别与相关央企及其他合作方发起筹设了两只百亿元级创投基金。而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是其共同特点。

  从国新创投基金来看,其主要投向种子期、初创期等A轮融资及以前项目,原则上A轮融资及以前投资项目数量占比不低于50%,投资规模占比不低于30%。对于具有高成长潜力的项目,可开展多轮次或母子基金协同投资,实现长周期陪伴。在投资方向上,则围绕主责主业、前瞻性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以及产业链上下游所需开展投资。

  2024年12月21日,诚通科创投资基金合作签约仪式在北京举行。该基金总规模300亿元,首期规模不低于100亿元。从投向上看,其明确将加强对行业科技领军企业、专精特新企业、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和央企产业链上下游科技企业的投资力度。

  朱昌明表示,后续国有资本大规模且高效率地进入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对加快推动经济结构布局优化调整、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将发挥引领带动作用。

  国务院国资委规划发展局局长戴希在1月17日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称,下一步,国务院国资委将聚焦加大投入,加强前瞻谋划和政策引导,推动增量资金向战略性新兴产业集中,更好发挥战新产业基金、央企创投基金的作用,当好长期资本、耐心资本。

  央企合作强化联动协同

  记者注意到,上述两只百亿元级创投基金的设立,背后均有地方政府的深度参与。

  浙江省杭州市政府副秘书长、办公厅党组成员王栋在国新创投基金合作签约仪式上表示,国新创投基金正式落地杭州,有助于双方发挥各自资源禀赋优势,强化联动协同,共同打造更有担当的耐心资本、长期资本、战略资本,持续提升现代金融服务科技创新能级。

  北京市副市长孙硕在诚通科创投资基金合作签约仪式上表示,诚通科创投资基金的筹设,将进一步丰富首都科技金融生态,为科技创新企业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持。

  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研究员吴刚梁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央企业具有品牌、技术与资金优势,地方政府拥有丰富的项目资源,通过央地联动,可以进一步发挥各自优势,在“四两拨千斤”的撬动作用下,加快集聚发展要素,进而形成共享互联、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

  记者从中国国新获悉,后续,国新创投基金还将启动杭州、湖南、西安等一批子基金,通过母子基金放大方式,围绕“国家所需、创新所要、基金所能”,坚持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为科技强国建设和新质生产力培育贡献力量。其中,母基金不低于70%投资子基金、不超过30%开展直接投资,子基金仅直投项目,不再投资基金(参与特定项目的专项基金除外)。

  朱昌明表示,未来,“长线长投”资金矩阵将加速形成,预计也将带动更多社会资本投入到科技创新、产业创新领域,从而改善国内创新创业的融资环境,有效支撑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在不断试错过程中蓬勃发展。

  既要“放得活”也要“管得住”

  为推动国资成为更有担当的长期资本、耐心资本,国务院国资委、国家发展改革委于去年底联合出台的政策措施明确,中央企业创业投资基金存续期最长可到15年,较一般股权投资基金延长近一倍;针对国资创业投资“不敢投”“不愿投”等问题,要健全符合国资央企特点的考核和尽职合规免责机制。

  在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院长田轩看来,这就要求进一步细化创投基金容错免责的标准与范围,尤其要明确失败项目合理投资行为与操作失误的标准,为员工提供适度的风险容忍空间。同时,也要加强创投机构内控机制建设和合规性要求。

  谈及如何在“放得活”的同时又能“管得住”,朱昌明认为,央企创投基金要坚持使命引领、市场化运作和专业化管理的有机统一,健全基金治理结构,建立科学规范的运作管理和投资决策机制,建立健全权责一致、激励约束相容的责任机制,其中重点要构建市场化的基金管理人的遴选、管理和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基金管理人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