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赵晨熙

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关系人民健康幸福和经济社会发展。党中央一直高度重视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工作。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重视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作出健全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和危机干预机制的重要部署。

在近日召开的2025年全国卫生健康工作会议上,国家卫健委将2025年至2027年确定为“儿科和精神卫生服务年”,将用三年时间补齐儿科和精神卫生科短板。

不断健全心理健康服务体系是近年来国家卫健委持续大力推进的一项重点工作。

“促进心理健康,有助于促进社会稳定和人际关系和谐、提升公众的幸福感。”在国家卫健委近日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卫健委新闻发言人、宣传司副司长胡强强指出,国家卫健委持续推进心理健康促进行动,强化医疗卫生系统心理健康服务能力,提高诊疗规范化水平,加大科普宣教工作力度,提升公众心理健康素养。

多措并举推进心理健康工作

“12356”,今后人们如果遇到心理困扰、情绪问题,或者想咨询心理健康知识,可以拨打这一号码获取帮助。

国家卫健委医政司副司长邢若齐介绍说,国家卫健委已将“12356”作为全国统一心理援助热线短号码,并明确要求到今年5月1日前,各地现有的心理援助热线都要与“12356”连接,全国将实现一个号码接通心理援助热线的功能,为有需要的人提供公益服务。

邢若齐指出,国家卫健委很早就开始关注公众心理健康问题,2016年联合22个部门印发《关于加强心理健康服务的指导意见》,对发展心理健康服务、建立健全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等作出系统部署。自2018年起,国家卫健委等10部门联合开展全国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工作,在试点地区探索建立多部门齐抓共管、各行业共同发力、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社会心理服务模式和工作机制。2019年,国家卫健委印发了《健康中国行动》,“心理健康促进行动”作为15个专项行动之一,对心理健康工作作出部署,并指导地方持续推进。

2025年是“儿科和精神卫生服务年”开启的第一年,国家卫健委明确提出,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服务体系要加快健全;推动扩充国家精神疾病医学中心和区域医疗中心,积极发展精神疾病临床重点专科;在省市层面,儿科和精神卫生领域要扩人员、提能力、上水平、优服务;加强儿科和精神科专业人才培养,院内编制、薪酬待遇等政策酌情倾斜等。

邢若齐透露,国家卫健委已在医政司新设置了心理健康与精神卫生处,加强专业规划协调指导职能,组织医疗卫生机构发挥专业作用,为公众提供多样化的心理健康服务。将指导医疗卫生机构,包括综合医院及儿童医院等专科医院,开设心理咨询门诊,设立面向公众的心理健康服务中心。同时,开展医务人员心理健康相关知识技能培训,提高心理健康问题的识别、初筛和干预能力。

“希望通过以上举措,提高公众对心理健康的认识和重视程度,同时进一步扩大心理健康服务供给,使公众有需求时能及时有效得到帮助。”邢若齐说。

地方立法促进学生心理健康

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是重大的民生问题,牵动着每个家庭。

“儿童青少年处在心理健康的快速发展期,生理因素、社会因素、环境因素等方面都会带来影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主任医师郑毅将儿童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影响因素概括为内因和外因,内因主要是遗传因素,外因主要来自家庭、学校、社会等方面。家庭方面,家庭教养方式,如家长放纵、忽视、溺爱等都不利于孩子心理发展,容易产生心理问题。学校方面,要注意培养孩子在学校中的人际交往能力,如果在这个过程中出现问题,可能导致整个心理发展过程出现偏差。社会方面,由于孩子身心发展还不成熟,因此要注意网络上的一些不良信息可能对他们产生的影响。

郑毅指出,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前端预防极为重要,要为孩子营造好的环境,给他们一个情绪出口,控制和减少心理健康问题的发生。对于已经出现某些症状并达到诊断标准的儿童青少年,则要根据不同疾病症状来规范治疗,这一过程需要医疗卫生机构、学校、家庭的积极配合。

记者注意到,一些地方通过出台地方性法规,推进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工作有效开展。

2024年11月1日起施行的《广州市中小学生心理健康促进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明确了政府、学校、家庭、社会等主体的责任,以立法形式回应了中小学生心理问题怎么预防、怎么发现、怎么诊治和健康促进工作怎么保障等难点问题。

广东省广州市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有关负责人介绍,《条例》贯彻落实家庭教育促进法的相关规定,明确强调家长应当树立家庭是第一个课堂、家长是第一任老师的责任意识,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理念,自觉学习家庭教育知识,承担家庭教育的主体责任。

《条例》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指明了方向,强调学校要建立和完善心理健康教育机制,确保专职心理教师配备、教师心理健康专业培训、心理健康课程开展以及标准化心理辅导室建设等关键措施得到有效执行。此外,明确学校应当为每位中小学生单独建立心理健康档案,并建立健全中小学生心理问题发现和干预处置机制。

负性情绪并非真正抑郁障碍

随着心理健康问题关注度越来越高,网络上流传着的很多心理健康相关数据成为不少人的参考“依据”。

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党委书记谢斌关注到当前网络上流传着一些所谓的患病率、检出率等数据。他指出,当前,公众获取信息数据的方式更加多元化,但对于这些数据的科学性需要准确甄别。一般来说,公众可以从数据来源、调查方法和结果指标三个层面了解数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专业机构开展的调查需严格进行代表性抽样,且在诊断标准、调查工具、质量控制、统计方法等方面均有严格要求。一些网络调查仅通过简单的自行设计问卷或量表调查自行收集数据,甚至有些调查连相关概念都存在混淆,没有区分调查的究竟是情绪、状态、症状还是疾病。比如,有的数据提到抑郁的检出率,但检出的并不是真正的抑郁症或抑郁障碍,只是常见的负性情绪,这些数据不能代表真实情况。

“有关调查要按科学规范的方法来开展,发布结果更要向公众负责,不能进行夸大宣传,传播焦虑情绪。”谢斌说。

国家卫健委也在通过多种方式不断加大科普宣教工作力度。邢若齐介绍,国家卫健委组建了国家级健康科普专家库,遴选国家、省市级的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领域专家组建巡讲团队,走进单位、走进学校、走进企业开展心理健康讲座,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相关知识。针对儿童青少年、老年人、残疾人以及新型就业人群等重点群体,组建科普专家团队通过撰写科普文章、拍摄科普视频等多种方式加强心理健康知识传播。每年的世界精神卫生日,也会开展不同主题的宣传活动,进一步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提高公众心理健康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