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网络谣言已经成为网络空间治理的一项重要议题,公安、网信等多部门持续投入力量进行打击和整治,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随着网络活动日益频繁,网络谣言“春风吹又生”,不断带来新的挑战。法治网舆情中心以2024年网络热传的154条谣言作为观察对象,从谣言要素、发布渠道、内容主题、谣言形态等方面,分析本年度网络谣言的主要特征,并提出应对建议,以期为有关部门更好地处置网络谣言提供参考。

舆情综述

综合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每月发布的谣言榜单以及公安部、中央网信办发布的网络谣言典型案例,法治网舆情中心选取154条网络谣言作为观察对象。根据谣言内容,分为六种类型:

一是虚构社会民生事件,占比29.2%。涉及经济社会、食品卫生、教育就业、婚姻家庭等领域,其中关注度较高的谣言有“苏州大量外企撤资”“山东19万文科考生滑档”“西安网约车被路政追赶致2死1伤”“重庆80%的工厂暂停招聘”“部分地区农村出现医保‘退保潮’”等。

二是编造或夸大灾害事故,占比21.4%。部分谣言夸大灾情险情,如伤亡人数多、财产损失大等,吸引关注。如网民散播虚假信息称“青海地区因洪水数十人死亡上千人失踪”,编造“重庆市南岸区一住宅楼起火多人烧焦、19人死亡”谣言。部分谣言伴随自然灾害、突发事故而生。如1月23日,新疆阿克苏地区乌什县发生7.1级地震后,“喀什、和田地区于田县发生7.1级地震”“阿克苏某小区楼被地震晃歪”等谣言集中爆发;3月15日,四川省甘孜州雅江县发生森林火灾,网上出现“近千人被困火场”等谣言。

三是臆测编造公共政策,占比16.9%。一种是假借官方名义,编造所谓“利好政策”,误导公众。如一份印着国家乡村振兴局、国家金融监管总局、人社部印章的“红头文件”,假称国家要发放乡村振兴扶贫补贴;有不明人员伪造“农业农村部、国家乡村振兴局聘书”,发布“中国乡村振兴国家级100个试点项目”等。另一种是利用大众对公共事件的关注度,歪解国家政策信息。如某些自媒体将“房屋养老金”歪曲解读为“变相”征收房产税,并造谣“上海浦东试点房屋养老金的收费标准”等。

四是“伪科普”信息,占比14.3%。较多谣言涉及养生、疾病预防等领域,如“大量服用维生素C可以预防流感”“靠吃减脂餐就能轻松变瘦”等“伪常识”;部分谣言假借高校、专业机构之名传播“伪科普”,如谎称“冻馒头不能吃”是来自浙江大学的一项“研究成果”;利用高科技概念制造噱头,如“量子赋能”种子骗术等。

五是涉旅游出行类谣言,占比10.4%。这类谣言利用近年来的文旅热潮,编造虚构与文旅环境相关的不实信息。如炮制“去云南旅游每人补贴3169元”等“旅游补贴”谣言,散播“新疆楼兰故城一张门票3500元”涉门票类谣言以及编造“珠峰无限期关闭”“商家为赚补胎钱在新疆独库公路撒钉子”等涉旅游服务谣言。

六是恶性犯罪案件类谣言,占比7.8%。造谣者刻意炮制一些令人发指的犯罪情节和案件细节,挑动公众的不安全感。有人在社交平台发布南京“大行宫地铁站有人持枪行凶”的虚假信息、捏造“广西柳州醉酒女子街头被强暴”谣言,还有网民自称“办案人员”编造“湖南一冷藏车发生交通事故,交警在车上发现15名被拐儿童,最大的7岁”,被湘潭市警方依法行政拘留等。

舆情特征

深入分析典型案例发现,2024年的典型谣言案例呈现出以下四方面主要特征:

1. 搭蹭社会热点编造恐慌性谣言

造谣者为了吸粉引流,在谣言的发布时机、具体场景、内容主题等方面煞费苦心,以便搭蹭社会热点,增加谣言的迷惑性和传播力。主要表现形式如下:一是在特殊背景下针对特定主题进行造谣。统计发现,154条网络谣言中,共有15条涉汛网络谣言,集中在6月至9月,这类谣言与实际汛情灾情信息同时出现,让人难辨真假。二是对真实发生的突发案事件进行二次加工。突发案事件发生后,造谣者善于见缝插针,在公众急切想了解事件真相的“信息真空期”编造谣言,渲染事态的严重性,制造恐慌气氛。如11月18日晚,海南海口市西海岸发生一起命案后,网民刘某某自行编造“杀老婆”“做成肉馅”等虚假信息,被警方行政拘留。三是虚构事件触及公共安全、公众利益等敏感话题。此类虚假事件具有公共属性,容易激发公众惊恐担忧情绪,严重者可能威胁社会稳定。如江西赣州网民廖某慧在多个微信群发布“某银行倒闭”“钱趁早去取出来”等虚假信息,引发大范围传播,导致1500余名储户到网点聚集,集中兑付取款,严重扰乱公共秩序。

2. 短视频沦为网络谣言重灾区

短视频用户规模大、制作门槛低、草根属性强,让一些不法分子看到“商机”,成为网络谣言的主要“策源地”。据统计,在154条网络谣言中,近四成为视频化信息。造谣者通过视频嫁接、特效等技术,呈现事件发生的虚假场景,添加具有煽动性的醒目文字,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紧迫感,受众出于寻找安全感的本能诉求,对谣言内容信以为真。如网民梅某发视频造谣“四川巴中频繁有青少年失踪”,并提到一种特定面包车,引起1.1万条转发,甚至有网民留言称要拦截、驱逐同类型的面包车。此外,短视频的再编辑功能在谣言传播方面具有一定“优势”,带来更显著的聚合效应。如“柳州一女子喝醉在路边被强暴后自杀”的视频谣言经过多轮加工、散播,最终引爆舆论场。其传播路径如下:网民李某垚等3人在事发地拍摄一男子搀扶醉酒女子的视频,故意捏造涉黄话题在网上传播;网民朱某慧等3人再传播该视频,添加“有一女子喝醉了在路边被奸了,后来自杀了”等不实信息;网民周某善为了博取眼球,进一步炒作相关话题,引发大量网民关注。

3. AI批量造谣增加甄别和监管难度

当下,AI工具的普及降低造谣成本,只需要输入关键词,AI软件就能自动在网络上抓取和事件相关的素材,定制化生成包含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新闻要素的文本和视频,具有较强的迷惑性。如10月25日至28日,山西大同市网民“你在哪”在网络上发布4条寻子视频,引起受众共情,众多网民留言表示同情。后经当地警方证实,视频所展示的“走丢孩子”的照片是利用AI技术生成的虚假图像。另一个明显的特征是AI技术“批量化”生产谣言,提升了谣言的数量级和传播力,背后不乏MCN机构参与。4月,公安部通报一起MCN机构使用AI技术造谣的典型案例,江西男子王某江经营5家MCN机构,共运营自媒体账号842个,长期组织公司人员选取热点文章,使用人工智能工具批量生成不实文章,发布“某市2024年1月10日发生爆炸导致建筑、车辆炸毁、人员伤亡”等多条谣言信息,造成恶劣影响。

4. 涉政谣言以多种形态挑动对立情绪

一些不法分子利用部分公众心理失衡、遭遇挫折冲突的困境,编造涉政谣言,煽动对立情绪,抹黑政府形象。此类谣言几乎每月都会出现,主要包括四种情况:一是错误解读民生政策。如部分自媒体将房屋养老金解读为“加强版房产税”,一度引致偏激言论刷屏。二是利用突发性事件有意污化政府部门。如有网民打着“公权侵犯私权”的标签,造谣“贺州市砸毁市民200多辆摩托车”,误导网民攻击执法人员。三是炮制谣言唱衰经济。如有网民虚构“上海市财政局内部官员”身份编造“上海向寺庙借百亿香火钱”,夸大地方政府债务压力;还有网民编造“凉山最落后山村不通电”等虚假信息,抹黑脱贫攻坚成果等。

舆情建议

流量经济催生网络谣言乱象,谣言很难完全被杜绝,甚至还会随着信息化技术更迭而“变异”,增加辟谣难度和成本。因此,相关部门多措并举,不断完善法律法规,探索针对性的救济机制,压实平台审核责任,强化普法宣传效果,摧毁网络谣言滋生土壤。

1. 全链条打击整治网络谣言

舆论普遍认为,在AI、平台算法等技术加持下,相较于流量变现的巨大利益,造谣传谣的违法成本太低,难以起到法律震慑作用。因此,执法部门需加大对网络谣言的惩治力度,既要依法处置谣言发布传播者,也要严惩“网络水军”团伙以及背后操纵的MCN机构,斩断谣言利益链条。同时也应当看到,尽管目前我国已经形成比较完备的谣言治理体系,但仍有待优化之处。对此,有专家指出需就网络谣言的法律含义、性质、损害赔偿、责任认定等进行专门立法,完善对造谣者、传谣者等主体的民事、行政和刑事责任体系,增强法律法规的威慑力、针对性、执行力。同时,建立健全对AI等新技术应用的监管机制,明确监管主体、范围和手段,从源头处增强打击的精准性。

2. 探索针对网络谣言受害者的救济体制

有媒体指出,在现实生活中,制造和传播网络谣言的主体既分散又隐蔽,给公民个人维权带来巨大障碍。如近期被造谣“不退彩礼遭泼硫酸”的广西梧州女孩维权难事件,其自诉第一次申请立案时因管辖地问题被驳回,引发网民同情。对此,有专家及媒体建议执法部门探索简化互联网侵权案件的维权流程,明确责任认定机制,积极为受害者提供法律援助;同时探索将网络谣言纳入公益诉讼制度的适用范围,通过公益诉讼方式惩戒造谣传谣行为人,强化对公共利益的保护。

3. 督促数据平台积极履行“守门人”责任

网络谣言产生于平台,数字平台需履行“看门人”职责,健全管理制度,从止谣、辟谣、治谣三个维度,系统化建设全流程工作规范。不能止于设立网络谣言举报入口,还要主动查证无权威来源的信息,从源头清理网络谣言。对于已认定的网络谣言要立即处置,及时打上谣言标签,置顶辟谣信息,并运用算法推荐机制提高辟谣信息触达率和覆盖面,提升辟谣效果。与此同时,执法部门应进一步加强对网站平台的监管,对网络谣言频发、实名制落实不到位、拒不履行主体责任和义务的网站平台,依法依规予以查处和整治,督促平台严格落实网络安全管理主体责任,净化网络环境。

4. 充分发挥典型案例警示效应

今年以来,全国多地公安、网信等部门持续发布打击网络谣言的典型案例,通过及时复盘典型谣言案例,向公众宣讲造谣传谣的伎俩和识别谣言的技巧,普及散布谣言应承担的法律责任,提高公众信息甄别能力和网络自律意识,引导网民自觉抵制网络谣言,均取得了较好的舆论效果。相关部门还需进一步加大舆论引导力度,针对网络热点事件,主动发布权威信息,压缩谣言滋生空间,将热点事件办成典型案例,发挥警示作用;深化与媒体网站、网络意见领袖等主体的合作机制,扩大辟谣主体的范围和权威声音的传播声量,提升网络谣言治理工作质效。

阅读全文可订阅

《政法舆情》电子产品

详情咨询:010-84772595

来源:法治网舆情中心

分析师:张娇

编辑:彭晓月

新媒体编辑:李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