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近年来,《人民的名义》《扫黑风暴》《狂飙》《孤注一掷》等法治题材的影视作品接连霸屏,法治影视剧创作进入活跃期,成为向公众普及法律常识、传递法治观念的重要载体。2024年,《第二十条》《执行法官》《我是刑警》等优秀作品延续法治影视剧热度,引发广泛讨论。法治网舆情中心以上述三部2024年热播的法治影视剧为观察对象,梳理其传播情况及舆论反响,总结官方与媒体宣传效果,为有关部门借助法治影视剧开展法治宣传工作提供参考。

一、传播情况

《第二十条》《执行法官》《我是刑警》分别聚焦检察、法院、公安三个领域,均由政法机关参与出品或进行指导,在舆论场取得热烈反响。

1.《第二十条》:首次聚焦“正当防卫”议题

《第二十条》由最高人民检察院影视中心等机构出品,是首部聚焦“正当防卫”议题的法治题材影片,以见义勇为、制止校园欺凌、反杀村霸三个关于“正当防卫”案件交叉的方式,讲述基层中年检察官韩明等人守护公平正义底线的故事。该影片于2月10日上映后迅速掀起观影热潮,影片中主体案件背后的法律人情以及刑法第20条规定一时成为舆论场热议话题。“法,不能向不法让步”“我们办的不是案子,是别人的人生”等“金句”台词也火爆出圈,频频登上各大网络平台热搜榜。据灯塔专业版数据,截至5月10日公映最后一天,《第二十条》最终票房达24.54亿,打破9项影史纪录,位列中国影史票房榜第28位。

【年终特辑】2024年法治影视剧的传播特征与宣传启示  第1张

票房飙升的同时,《第二十条》也收获舆论盛赞。《人民日报》、正义网等主流媒体称赞《第二十条》将“戏剧性、现实性与法律专业性完美融合”。参与“昆山反杀案”办理的检察官王勇等法律界人士赞扬该影片是“很好的一部电影”,对社会大众具有教育意义。

2.《执行法官》:展示法院执行真实场景

6月27日,由最高人民法院、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等单位共同出品,最高人民法院新闻局参与指导的电视剧《执行法官》在台网同步播出。该剧将“校园裸贷案”“医院腾床案”等16个执行案件相串联,讲述青年执行法官从矛盾分歧到并肩作战解决棘手案件的故事。据《人民法院报》报道,《执行法官》播出后在中国视听大数据黄金时段电视剧收视排行榜上持续领跑,单集最高收视份额达5.2%,在视频网站热度始终名列前茅。相关剧集内容还在社交媒体平台与短视频平台引发广泛讨论,截至7月13日首播收官,斩获全网200余个热搜话题,抖音话题“#电视剧执行法官#”播放量达23.6亿。

【年终特辑】2024年法治影视剧的传播特征与宣传启示  第2张

舆论场中,《文艺报》、光明网等刊文指出,《执行法官》体现法治影视剧题材的不断细化与创新,拓宽了涉案题材剧的新视野;中国青年网、中工网等认为该剧展现鲜活的青年法官力量,生动诠释司法力度与温度。同时,部分基层法官感慨“终于有电视剧拍出了执行难的现状”,认为该剧宛如执行法官群体的“工作纪录片”。

3.《我是刑警》:描绘刑侦事业发展脉络

《我是刑警》是由公安部新闻传媒中心、中央电视台等联合出品的一部反映刑警真实工作与生活的重案实录刑侦大剧。该剧借助横跨35年的15个典型案件,讲述了基层民警秦川逐渐成长为一线刑侦队伍优秀代表的故事,刻画了老中青三代刑警赓续奋斗的图景。11月27日播出后,《我是刑警》热度一路飙升,截至12月16日首播收官,该剧酷云收视峰值最高达4.125%,集均收视2.8112%,双双打破央视八套酷云最高收视纪录。网络平台表现同样亮眼,首播期间,爱奇艺站内热度峰值达10467,是爱奇艺有史以来首部热度破万的刑侦大剧。该剧还在豆瓣、猫眼、灯塔等权威榜单均连续多日抢占榜首,收获全网热搜1100余条,成为年末“爆剧”。

【年终特辑】2024年法治影视剧的传播特征与宣传启示  第3张

新华社、人民网、光明网、《人民公安报》等主流媒体对《我是刑警》给予高度评价,称赞该剧“全景式描绘了中国刑侦事业的光辉历程”“叙事扎实平实、表演有真情而不煽情”。中国视协电视剧艺术专委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戴清等专业人士也评论该剧“为国产刑侦剧树立了新的标杆”。

二、特征解析

这些法治题材影视剧凭借考究的剧情、得当的叙事赢得热度与口碑,而在播出期间,全国政法机关的宣传解读以及各级媒体的报道,促使相关影视剧的热度以及普法质效再进一层。

1. 动员一线干警,提升职业尊荣感

法治影视剧塑造了大批深入人心的政法干警形象,艺术性地呈现政法干警的面貌与风采,为广大干警群体带来鼓舞。政法机关也充分动员一线干警力量,进一步发挥法治影视剧的正向激励作用。如在《执行法官》播出期间,最高人民法院召开“法院人眼中的《执行法官》座谈会”,法院干警将该剧剧情与自身工作相结合,畅聊追剧体验及剧集带来的关于“公正与效率”的启发,在自我检查剖析中实现法治影视剧的教育意义。各地政法机关“搭车”宣传政法干警办案成果,并为政法干警自发创作的观影追剧体悟提供展示平台。“检察官谈《第二十条》”“执行干警眼中的《执行法官》”等栏目登上检察、法院系统政务新媒体平台,以立体化的传播矩阵传递一线干警的真实心声,讲述政法干警的工作故事,助推法治影视剧热度发酵的同时,也增强了广大政法干警的荣誉感。

2. 官方深入解读,延伸普法触角

法治影视剧热播后,政法机关往往能敏锐捕捉时机,趁势拉开深度普法的序幕,以官方力量助力相关影视作品的二次传播。电影《第二十条》爆火之后,正当防卫的认定及适用等法律议题引发热议。最高检等部门快速通过政务新媒体予以回应,梳理刑法第20条规定的内容及其背后的法理人情,从专业角度解答“片名中‘第二十条’指什么”“如何理解影片中讲述的‘正当防卫’”等问题。《执行法官》在播期间,不少政法机关政务新媒体账号开通“追剧普法”栏目,以“强制执行程序”“网络调查”“执行传唤”等关键词向公众介绍执行工作的主要程序。此外,对法治影视剧内容进行“切片”,结合其中桥段、人物等进行更为细致深入的普法也是常见的法治宣传方式。如围绕《我是刑警》西山矿案中匪徒持枪抢劫西山矿金库这一情节,有政务新媒体巧妙延伸普法视角,对“关于枪支管理我国实施了哪些法律法规”等“枪支弹药”相关法律知识进行全面普及,引发网民热议。

3. 媒体设置议程,扩大讨论空间

主流新闻媒体在法治影视剧播出期间集中刊发剧评文章,肯定优秀法治影视剧的社会性、艺术性,并对主创团队故事进行深入挖掘,帮助公众了解法治影视剧的创作背景与意义,在法治影视剧的传播中发挥着不容忽视的作用。一些新闻媒体还主动设置“原型角色解锁”“现实英模宣传”等延伸话题,实现传播议程的横向拓展。在《我是刑警》中,凭借卓越的指纹比对技术成功锁定“清江两案”嫌疑人的故事情节引发一定关注。人民网、《新民周刊》等对剧中人物“杨小洁”的原型——贵阳市公安局南明分局刑侦大队的民警杨小宇进行专题报道,讲述杨小宇数十年如一日扎根指纹比对工作,屡建奇功,最终从辅警转为民警的故事,对剧中因篇幅等原因无法详细展开的信息进行补充。央视新闻等主流媒体与中国长安网等政法媒体对刑侦队伍中的模范人物和先进事迹进行集纳宣传,让公众深切体会到在剧集之外更热血的刑警故事,以先进事迹触动人心,强化法治宣传效果。

三、宣传启示

当下,法治影视剧的创作热潮仍在持续,这些在2024年表现出色的影视作品在创作角度、叙事方式等方面的成功经验值得学习,而案件改编争议的舆情风险也需妥善考虑。

1. 找准“小切口”,讲好“大主题”

相对于其他类型的作品,法治影视剧往往探讨法律正义、情法关系等宏观话题,如何规避内容假大空、价值观生硬传递等成为法治影视剧创作面临的问题之一。2024年热播的法治影视剧无不证明,“小切口”成为宏大叙事作品破圈的“法宝”。《第二十条》以刑法第20条规定这一具体法条切入,引出公众对正当防卫这一法治话题的探讨;《执行法官》聚焦司法程序中“执行”工作的重要一环,让公众深入走进维护公正司法的“最后一公里”;《我是刑警》将目光投射到刑警这一警种,以重案要案的侦破工作为主体,展现刑警领域几十年间在科技、理念以及制度上的变革与进步。这种在题材选择、人物创设等方面的“小切口”尝试,不同于生硬的说教式灌输,让政治性、专业性的法治影视剧更能深入人心,不失为政法影视剧持续吸引受众的有效路径。

2. 扎根现实生活,以真实质感打动人心

法治影视剧现实色彩浓厚,更加贴近生活,这就要求此类剧本素材不能脱离实际,而需扎根现实生活,以真实特质触动观众。《第二十条》《执行法官》《我是刑警》均取材改编自真实案件,剧本故事格外震撼人心。当然,这种真实质感的打磨离不开创作团队扎实的走访体验。据公开资料,《第二十条》创作团队曾深入十几个基层检察院体验生活,通过半年有余的采风活动,将检察工作及检察官的办案过程熟稔于心。《我是刑警》主创人员为尽可能呈现重案要案细节与刑警队伍30余年奋斗历程,深入全国15个省区县的基层刑警队进行创作采风、故事搜集和体验生活,整理各类访谈达200万字。法治影视剧只有在认真调研的基础上充分打磨故事细节,剧本的真实感才能有所保障,获得观众共鸣才能有效实现。

3. 创新表现形式,满足受众多样化需求

法治影视剧作为一种视听艺术表现形式,离不开故事讲述与人物塑造,也离不开表现形式的推陈出新。在致力于制造悬念情节、强化刺激效果等方式在影视剧创作中大行其道时,《第二十条》与《我是刑警》却凭借另类的叙事表达形式赢得好评。《第二十条》主打“现实+喜剧”,通过描绘日常生活中的琐碎温情故事,探讨深刻话题,为公众带来思考空间的同时也消解了部分苦难带来的痛感。《我是刑警》则回归纪实拍摄与表达风格,“不悬疑,不故作玄虚”,将丝丝入扣的办案进程作为重点,塑造真实的刑侦现场,打造出国产刑侦剧中少有的真实粗粝质感。目前,法治影视剧已是我国影视领域的一支生力军,只有不断摸索新型表现形式,才能满足受众多样化需求,不至于令观众走入审美疲劳的困境。

4. 真实案件改编存争议,舆情风险需警惕

真实案件自带戏剧张力与现实意义,成为法治影视剧创作的灵感来源。然而,近期舆论场中相关改编争议持续出现,值得警惕。2024年12月,“南大碎尸案”逝者家属表示悬疑刑侦剧《他是谁》中的“余爱芹案”与“南大碎尸案”高度相似,并虚构逝者私生活混乱等不实情节,给家属带来伤害。随后,大V“@认真的赵先森”也反映《执行法官》中的“肇事执行案”系取材于其本人的一起维权案件,但该剧却将其从一名弱势“维权者”塑造为“关系户”和“肇事者”,引起网民热议。这提示政法机关在开展法治影视剧作品创作与指导时,需充分尊重事实、规避侵权问题,把握好改编的边界。同时在影视作品播出期间,适当加强网络监测,谨防争议舆情扩大冲击影视作品的法治宣传效果,甚至伤害执法司法公信。

阅读全文可订阅

《政法舆情》电子产品

详情咨询:010-84772595

来源:法治网舆情中心

分析师:靳雪林

编辑:彭晓月

新媒体编辑:李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