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安全生产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批示,为做好新时代安全生产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人民法院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坚决依法从严惩处安全生产资格证书涉假犯罪,并积极配合有关行业主管部门开展系统综合治理,坚决遏制假证危害,消除事故隐患,更好保障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安全生产资格证书涉假问题给企业生产、公共安全埋下重大事故隐患,一些不法分子受利益驱动,心存侥幸、铤而走险,有的甚至形成跨省特大伪造、变造、买卖安全生产资格证书的黑灰产业链,严重扰乱安全生产秩序,危害公共安全,侵害人民群众合法权益。2024年7月8日,最高人民法院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资格证书涉假案件刑事审判工作的通知》(法〔2024〕145号,以下简称《通知》),要求各级人民法院以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依法严惩安全生产资格证书涉假犯罪,从源头上遏制安全生产风险隐患,切实维护公共安全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权益。《通知》发布以来,各级人民法院充分发挥刑事审判职能,通过依法审理相关案件,推动遏制安全生产风险隐患关口前移,促进实现“抓前端,治未病”,取得积极成效。为有力震慑犯罪,警示教育社会公众,筑牢防范安全生产资格证书涉假问题防火墙,最高人民法院遴选发布5件安全生产资格证书涉假犯罪典型案例。此次发布的案例,具有以下特点:
一是体现依法严惩。人民法院审理安全生产资格证书涉假犯罪案件,始终坚持“严”字当头,切实维护安全生产秩序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在严惩对象方面,对于伪造、变造、贩卖特种(设备)作业人员操作证的犯罪团伙主犯,严重危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知假买假用假人员和单位,相关假冒政府网站、假验证APP、涉假证信息发布和营销平台的经营者,倒卖或帮助考生通过作弊获得安全生产资格证书的培训机构法定代表人、实际控制人或者负责人等,坚决依法从严惩处,该判处重刑的坚决依法判处。在从严情节认定方面,对于实施伪造、变造、买卖国家机关证件、印章犯罪规模大、持续时间长,伪造证件类型特殊、数量多、危害大的犯罪分子,依法认定为“情节严重”,以实现罪责刑相适应。在经济制裁方面,不仅依法追缴犯罪分子全部违法所得,更注重充分发挥财产刑作用,切实加大对犯罪分子的经济制裁力度,剥夺或者削弱其再犯罪的经济能力,以更好实现刑罚的威慑、教育和预防功能。
二是突出全链条打击。近年来,安全生产资格证书涉假犯罪呈现产业化、链条化趋势。人民法院在审理此类案件时,注重打源头与打市场并举,认真审查假冒证书来源和去向、非法获利资金流向、涉案人员关系网和所处层级等证据,查明“产供销”各环节犯罪,确保全链条打击安全生产资格证书制假、售假、买假、用假以及由此衍生出的假验证、假考核、假营销等犯罪。此次发布的孙某强、韩某平等伪造国家机关证件、印章案,就是一起通过设立虚假官方网站、网页,大肆伪造特种作业操作证的源头性犯罪;练某文买卖国家机关证件案,则是一起企业管理人员违法购买假特种作业操作证供员工使用的末端犯罪;刘某政等伪造、买卖国家机关证件案,涉及伪造、买卖特种作业操作证上下四个层级的犯罪,各被告人通过网络取得联系并最终形成完整犯罪链条,社会危害严重。人民法院通过查明各环节被告人的犯罪事实,依法定罪量刑,实现全链条打击。
三是促推网络空间治理。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利用信息网络实施安全生产资格证书涉假犯罪的情况日益增多,此类犯罪因手段隐蔽性、欺骗性更强,目标对象不特定,社会危害更大。此次发布的典型案例,多存在利用信息网络实施相关犯罪的情节,犯罪分子有的通过设立虚假的官方网站生成假证或者进行虚假验证,有的利用信息网络引流接单,通过话术诱导、欺骗务工人员购买假证,有的通过信息网络为自己或者为他人购买假证违法上岗作业。遴选此类典型案例加以发布,旨在促进加强网络空间治理,铲除安全生产资格证书涉假犯罪利用信息网络滋生、蔓延的土壤。希望有关网络平台加强对信息发布的审核,及时清理下架涉安全生产资格证书违法信息;有关部门加强网站、APP备案管理,依法处置假冒政府网站、APP,共同营造清朗网络环境。同时,希望通过以案释法,充分揭示网络销售、办理安全生产资格证书行为的欺骗性、违法性和危害性,不断提升社会公众识别防范假证的意识和能力,助力营造“源头不制、网上不卖、行业不买、工地不用”涉假证书的良好社会氛围。
下一步,人民法院将继续紧紧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聚焦“公正与效率”审判工作主题,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资格证书涉假案件刑事审判工作,有效惩治安全生产资格证书涉假全链条犯罪,着力防范安全生产风险隐患,切实维护公共安全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权益,以高质量司法审判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案例目录
案例一:孙某强、韩某平等伪造国家机关证件、印章案——依法从严惩处伪造国家机关证件、印章情节严重犯罪
案例二:刘某政等伪造、买卖国家机关证件案——全链条惩治安全生产资格证书涉假犯罪
案例三:王某刚、覃某全非法利用信息网络案——依法惩处假冒国家机关网站、提供假证查验服务犯罪
案例四:李某祥等非法控制计算机信息系统、魏某程提供非法控制计算机信息系统程序案——从源头遏制制发“假的真证”犯罪
案例五:练某文买卖国家机关证件案——依法惩处企业管理人员通过网络为员工购买假证犯罪
案例一
孙某强、韩某平等伪造国家机关证件、印章案——依法从严惩处伪造国家机关证件、印章情节严重犯罪
【基本案情】
被告人孙某强指使他人设立多个虚假的国家机关网站、网页,于2022年9月至2023年5月间通过维护、运营上述网站、给下线人员派发授权点、提供登录账号等方式,伙同他人伪造建筑施工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证、特种作业操作证、特种设备操作证等共计18 700余个。被告人韩某平作为孙某强下线,使用从孙某强处获取的授权点,通过使用账号登录涉案网站的方式,伙同他人伪造上述电子证共计10 200余个。为将伪造的电子证转化为实体证,韩某平还伪造国家机关印章57枚。
【裁判结果】
法院生效裁判认为,被告人孙某强、韩某平伙同他人伪造国家机关证件,韩某平还伪造国家机关印章,其行为侵犯了国家机关证件、印章的公共信用和管理秩序,孙某强等人均已构成伪造国家机关证件罪,韩某平已构成伪造国家机关证件、印章罪。孙某强、韩某平等人犯罪情节严重,均应依法惩处。在涉案网站运营期间,孙某强向下一级涉案人员有偿提供登录账号、授权点,并按照上述涉案人员的要求为再下一级涉案人员提供登录账号,从而形成层级分明的犯罪链条,孙某强处于全案犯罪链条的顶端,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应按照各级涉案人员通过该网站实施的全部犯罪处罚。韩某平在从孙某强处获取授权点后,不仅直接实施伪造国家机关证件的行为,还向下级涉案人员转售授权点,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应按照其本人和下级涉案人员实施的全部犯罪处罚;且其为了实现将伪造的电子证照转化为实体证照的不法目的,还积极实施伪造国家机关印章行为。据此,以伪造国家机关证件罪,判处被告人孙某强有期徒刑九年,并处罚金人民币十万元;以伪造国家机关证件、印章罪,判处被告人韩某平有期徒刑八年六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九万元;责令孙某强、韩某平等人继续退缴违法所得。
【典型意义】
安全生产资格证书涉假问题是安全生产的“隐形杀手”,对企业正常生产经营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构成潜在威胁。本案中,被告人孙某强为实现非法目的,通过其他涉案人员设立了多个可实现伪造安全生产资格证书功能的假冒国家机关网站,并通过派发授权点、提供登录账号等方式,持续发展下线,犯罪网络不断扩展。涉案安全生产资格证书涵盖多个高风险作业领域,数量达上万个,获取相关证书的人员在未经培训、考试考核取得相应资格的情况下从事特种作业,给企业安全生产带来重大风险隐患,社会危害大。人民法院根据被告人实施伪造国家机关证件、印章行为的手段、规模、持续时间,伪造证件、印章的种类和数量以及对社会的危害程度,依法认定孙某强、被告人韩某平犯罪情节严重,在接近法定最高刑适用刑罚,同时并处高额罚金、责令继续退缴违法所得,彰显了人民法院对此类犯罪依法从严惩处的鲜明态度,充分实现了刑罚的惩罚、威慑和教育功能。
案例二
刘某政等伪造、买卖国家机关证件案——全链条惩治安全生产资格证书涉假犯罪
【基本案情】
被告人刘某政结伙伪造焊接与热切割作业、电工作业、高处作业等各类特种作业操作证,利用其就职公司的PVC证卡打印机伪造上述各类证件并邮寄给买家。2020年9月至2023年8月,刘某政伪造、销售各类特种作业操作证共计964本,非法获利124 854 元。
被告人张某兵以牟利为目的,主动添加制售假证人员为微信好友,并通过微信朋友圈、网络论坛等途径对外宣传自己能够办理特种作业操作证,将从被告人刘某政等人处购买的伪造特种作业操作证贩卖给买证人员,并赚取差价。2017年8月至2023年9月,张某兵买卖伪造的特种作业操作证共计230本,非法获利41 099元。
被告人喻某平不具备电工作业资质,通过网络为自己购买1本伪造的电工作业操作证后,发现买卖特种作业操作证有利可图,遂主动添加被告人张某兵等制售假证人员为微信好友,并在工友微信群中发布办理特种作业操作证广告,以此招揽买证人员并赚取差价。2017年4月至2019年3月,喻某平买卖伪造的特种作业操作证共计93本,非法获利33 620元。
2017年10月,被告人涂某华为从事水电作业,从被告人喻某平处购买1本伪造的电工作业操作证,后涂某华又帮助工友在喻某平处购买3本伪造的焊接与热切割作业操作证。2022年7月,涂某华为承接某工程外墙修补作业,通过网络为其本人和工友各购买1本伪造的高处作业操作证,因施工方发现系假证,涂某华未能进行作业。涂某华购买伪造的特种作业操作证共计6本,未从中获利。
四被告人到案后均如实供述罪行,认罪认罚。被告人喻某平协助公安机关抓获被告人张某兵,有立功表现。被告人刘某政退赃2万元,喻某平退赃33 620 元。
【裁判结果】
法院生效判决认为,被告人刘某政的行为构成伪造、买卖国家机关证件罪,被告人张某兵、喻某平、涂某华的行为均构成买卖国家机关证件罪。刘某政伪造、买卖国家机关证件,情节严重,在共同犯罪中负责制作假证并邮寄给买家,起主要作用,系主犯。张某兵买卖国家机关证件,情节严重。四被告人具有坦白情节,且均自愿认罪认罚,喻某平具有立功表现,刘某政退缴部分违法所得,喻某平退缴全部违法所得,可依法从轻处罚。但综合喻某平犯罪的事实、性质、情节和对于社会的危害程度,对其不适用缓刑。据此,以伪造、买卖国家机关证件罪,判处被告人刘某政有期徒刑三年七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六万元;以买卖国家机关证件罪,分别判处被告人张某兵有期徒刑三年三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二万元,被告人喻某平有期徒刑一年一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一万五千元,被告人涂某华管制一年,并处罚金人民币一千元;对刘某政、喻某平已退缴违法所得依法予以没收,上缴国库,并继续追缴刘某政、张某兵违法所得。
【典型意义】
伪造、变造、买卖安全生产资格证书犯罪涉案人员多、犯罪链条长,不法分子多利用网络实施犯罪,具有一定的隐蔽性,增加了查处打击的难度。人民法院在审理此类案件时,注重根据涉案假证的来源和去向、非法获利资金流向等,查明全案制、售、购、用各环节犯罪事实,准确区分各被告人在犯罪链条中所处地位和罪责。本案中,被告人刘某政利用机器设备伪造各类特种作业操作证,并向买家发货,是全案假证的源头;被告人张某兵以牟利为目的,通过网络倒卖假证,是将制假源头与终端市场串联起来的关键环节,造成假证在一定范围内扩散;被告人喻某平在为自己购买假证后为牟利又在工友群中倒卖假证,直接面向对假证有需求的目标群体;被告人涂某华为承揽工程,通过网络为自己和工友购买假证,是假证的最终使用者。人民法院通过依法惩处上中下游多层级犯罪,有效惩治和震慑犯罪分子,为维护安全生产秩序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提供有力司法保障。
案例三
王某刚、覃某全非法利用信息网络案——依法惩处假冒国家机关网站、提供假证查验服务犯罪
【基本案情】
2022年8月以来,被告人王某刚以牟利为目的,利用计算机信息技术,设立假冒的国家机关网站,通过为制售假证人员提供虚假验证查询信息,非法获利共计7 500元。被告人覃某全为王某刚设立假冒网站提供帮助。2023年8月22日,王某刚被抓获。同月25日,覃某全主动投案。二被告人均如实供述罪行并退缴全部违法所得。
【裁判结果】
法院生效判决认为,被告人王某刚、覃某全假冒国家机关名义,设立用于实施违法犯罪活动的网站,情节严重,其行为均已构成非法利用信息网络罪。在共同犯罪中,王某刚系主犯,覃某全系从犯,对覃某全可依法从轻处罚。王某刚到案后如实供述罪行,覃某全有自首情节,二被告人均自愿认罪认罚,已退缴违法所得,均可依法从轻处罚。据此,以非法利用信息网络罪,判处被告人王某刚有期徒刑十一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二万元,被告人覃某全有期徒刑七个月,缓刑一年六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一万元;对二被告人已退缴违法所得依法予以没收,上缴国库。
【典型意义】
近年来,利用信息网络实施伪造、变造、买卖安全生产资格证书犯罪的情况增多,与之紧密相关的信息网络犯罪也日益凸显。安全生产资格证书涉假犯罪能够持续,设立、运行和维护提供假证查验的假冒国家机关网站和假验证APP是其中重要一环。本案中,二被告人为谋取非法利益,设立为制售假证人员提供虚假查验服务的假冒国家机关网站,属于设立用于实施违法犯罪活动的网站的行为,应当以非法利用信息网络罪追究刑事责任。国家应急管理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和矿山安全监察局既是安全生产资格证书的发证机关,也是对特种作业人员、建筑施工特种作业人员、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和作业人员的持证情况进行日常监管的机关。在此提醒广大群众“擦亮眼睛”,切实提高识别和防范意识,认清除上述国家机关网站、公众号、官方APP等正规验证渠道外,任何未经登记备案的验证网站、公众号、APP均系非法渠道。人民法院通过依法审理此类案件,警示企业和从业人员“用工必查证、查证必验证、验证必官网”,切实维护安全生产秩序,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案例四
李某祥等非法控制计算机信息系统、魏某程提供非法控制计算机信息系统程序案——从源头遏制制发“假的真证”犯罪
【基本案情】
2022年初,被告人李某祥以牟利为目的,雇请被告人魏某程开发针对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考试的作弊程序。魏某程明知程序用途,仍于2023年4月完成程序开发并交付李某祥,收取1.25万元。
2022年7月至2023年6月,被告人陶某铭等人明知被告人李某祥使用作弊程序,仍与李某祥共同出资相继成立多家教育咨询公司,开展特种设备作业人员招生考试工作。其中一家公司于2023年3月被委托为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考试机构,李某祥、陶某铭等人负责管理两个考点,李某祥借机将作弊程序安装到考点的理论考试电脑上。被告人陈某明知相关考点使用作弊程序,仍协助李某祥、陶某铭等人管理考点,并伙同李某祥安装作弊程序。为吸引考生到两个考点考试以获利,李某祥、陶某铭等人联系被告人卢某存等人作为中介,介绍外地考生到考点考试。卢某存明知该考点使用作弊程序,仍招揽学员共计77人,从中获利1.92万元。
2023年5月至同年7月6日,两个考点共有47台电脑安装了作弊程序,安排共计184名考生通过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考试,获利共计12.5万余元。案发后,被告人魏某程退赃1.25万元,被告人卢某存退赃1.92万元,被告人陶某铭亲属代为退赃1.2万余元。
【裁判结果】
法院生效判决认为,被告人李某祥、陶某铭、陈某、卢某存违反国家规定,对计算机信息系统实施非法控制,或者明知是他人非法控制的计算机信息系统,而对该计算机信息系统的控制权加以利用,李某祥、陶某铭、陈某均属情节特别严重,卢某存属情节严重,其行为均已构成非法控制计算机信息系统罪。被告人魏某程明知他人实施非法控制计算机信息系统的违法犯罪行为而为其提供程序,情节严重,其行为已构成提供非法控制计算机信息系统程序罪。在共同犯罪中,李某祥、陶某铭、陈某均系主犯,应依法按照其所参与的全部犯罪处罚;卢某存系从犯,可依法从轻处罚。李某祥、卢某存、陈某、魏某程到案后均如实供述罪行,自愿认罪认罚,陶某铭到案后如实供述罪行,陶某铭、卢某存、魏某程积极退赃,均可依法从轻处罚。根据陶某铭、卢某存的犯罪情节和社会危害,不宜对其适用缓刑。据此,以非法控制计算机信息系统罪,分别判处被告人李某祥有期徒刑四年六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四万三千元,被告人陶某铭有期徒刑三年三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二万元,被告人陈某有期徒刑三年,并处罚金人民币一万二千元,被告人卢某存有期徒刑一年,并处罚金人民币一万元;以提供非法控制计算机信息系统程序罪,判处被告人魏某程拘役四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二万五千元;对陶某铭、卢某存、魏某程已退缴违法所得依法予以没收,上缴国库,继续追缴李某祥、陶某铭违法所得。
【典型意义】
安全生产资格证书涉假犯罪的对象既包括假证,也包括“假的真证”。相对而言,后者更难以被识别和发现。本案中,被告人李某祥等人作为安全生产资格证书培训机构法定代表人、实际控制人或者负责人,为谋取非法利益,雇请被告人魏某程研制开发作弊程序并安装使用,通过干扰计算机信息系统正常操作流程和运行方式、修改数据,实现对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考试计算机信息系统的非法控制,从而参与考生作弊,让不具备通过考试考核能力的考生获取真实有效的特种设备作业证,欺骗性更强,社会危害性更大。人民法院充分运用刑罚手段,坚决依法惩处此类制发“假的真证”犯罪,对安全生产资格证书培训考试机构帮助考生作弊、弄虚作假犯罪依法定罪处罚,真正做到打源头、挖根源,坚决防范安全生产风险隐患。
案例五
练某文买卖国家机关证件案——依法惩处企业管理人员通过网络为员工购买假证犯罪
【基本案情】
2021年3月,任职某畜牧设备有限公司管理人员的被告人练某文明知特种作业操作证需经培训并考试考核通过才能取得,仍通过网络为该公司员工购买16张伪造的特种作业操作证。2023年3月30日,某市应急管理局对该公司进行调查,当场发现该公司三名持假证人员正在从事特种作业,后查获13张伪造的特种作业操作证。案发后,练某文自动投案并如实供述罪行。
【裁判结果】
法院生效判决认为,被告人练某文买卖国家机关证件,其行为已构成买卖国家机关证件罪。练某文有自首情节,且自愿认罪认罚,可依法从轻处罚。鉴于练某文犯罪情节较轻,系初犯,没有再犯罪的危险,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决定对其宣告缓刑。据此,以买卖国家机关证件罪,判处被告人练某文有期徒刑一年六个月,缓刑二年,并处罚金人民币二万元。
【典型意义】
安全生产是发展的基石,不但直接关系企业员工、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还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形象。特种作业环境复杂、风险高,作业人员必须经过培训并取得职业资格证书后方能上岗就业。《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对此有强制性规定,企业也应制定并严格执行相应安全生产规范。个别企业负责人或管理人员安全意识淡薄,在明知部分员工未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证的情况下,基于节约成本等目的,为员工办理假证应付安全监督管理,给安全生产埋下重大隐患。人民法院通过依法惩处此类犯罪,督促企业进一步压实主体责任,细化规范措施,常态化建立特种作业人员台账目录,并在官方网站、公众号或APP上查验相关证书真伪,确保员工持证上岗,让安全生产隐患“无处容身”。
发表评论
2024-12-25 08:58:24回复
2024-12-25 07:24:30回复
2024-12-25 12:10:42回复
2024-12-25 01:53:29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