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1日“顽石过山-陶瓷上的中国传统色”颜色釉瓷作品展在北京角楼图书馆开展,此次展览由江西省景德镇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过山陶瓷)主办,北京角楼图书馆承办。展览将展出至12月31日。此展在岁末为首都观众送上了一场陶瓷艺术的文化大餐,陶瓷爱好者可以近距离“察颜观色”。

“顽石过山——陶瓷上的中国传统色”在京开展  第1张

此次展出的260件颜色釉陶瓷作品,均由景德镇的非遗匠人,采用瓷都的传统制瓷工艺烧制完成。涵盖了白釉、绿釉、红釉、紫釉、黑釉、青釉、蓝釉、黄釉、茶末釉和窑变釉10大类别,共计72种中国传统色。

“顽石过山——陶瓷上的中国传统色”在京开展  第2张

在这72种中国传统色当中,既有景德镇明、清两代御窑厂,创烧的霁红、朗红、美人醉、霁蓝、宝石蓝、茄皮紫、瓜皮绿、秋葵绿、甜白,等传统釉色,也有通过陶瓷技术创新,将以往在中国古代建筑、器物、服饰、绘画等颜色载体上记录的中国传统色,以陶瓷釉色的形式加以重现的新品种。例如:水华朱、艳炽、朱樱、紫蒲、齐紫、沧浪、官绿、吉金、密陀僧等。其中,由非遗基地原创的新釉色种类就多达50种,占到了展览釉色总数的69%,很多釉色还是第一次与首都观众见面。

“顽石过山——陶瓷上的中国传统色”在京开展  第3张

陶瓷是人造石,而石之美者为玉。在多年的技术探索过程当中,过山陶瓷受到天然珠宝玉石色彩多样性的启发,在延续传统技艺的同时,还努力尝试跳出传统技术的局限,通过对天然矿物发色材料,成色原理,形成条件的分析借鉴,将其引用到陶瓷新釉水的配比和烧成实验当中,实现了新釉色和釉质的双向突破。大大丰富了传统陶瓷釉色的种类。

展品里的少数白釉作品上,还添加了由江西省陶瓷艺术大师非遗传承人绘制的粉彩、新彩和青花以及暗刻等传统陶瓷装饰技艺。器型上包括有茶器、花器、香器、赏器,佛教造像等多个门类。让许多爱好陶瓷艺术的群众大饱眼福。

“顽石过山——陶瓷上的中国传统色”在京开展  第4张

此次展览中,主办方为每个展柜中的展品设置了一组中国传统色的色卡。色卡上标示了该展柜中陶瓷作品上包含的中国传统色色卡和名字,方便观众去“按图索骥察颜观色”。

现场还设置了观众体验区,观众在以陶瓷为主题的生活场景区不仅可以亲手把玩和使用陶瓷作品,还能一起拍照打卡,记录下自己喜欢的最美中国传统色。

基地负责人蒋岩与观众面对面,进行一个小时的现场交流。详细介绍了这次的展陈背景、制瓷工艺及文化特色。现场工作人员讲述了陶瓷背后的诸多历史故事,与观众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