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漫长春节申遗路上,多名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建言助推

“多少年的希望成为现实,我的兴奋之情无以言表”



法治日报记者  蒲晓磊


再有一个多月,人们将迎来第一个“非遗版”春节——2025年蛇年。

北京时间12月4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19届常会通过评审,决定将“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多少年的希望成为现实,我的兴奋之情无以言表!”得知春节申遗成功的消息,著名作家、民进中央原副主席、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专家委员会主任冯骥才说。

“春节是中华民族伟大的文化创造,最能体现中国人的精神追求和生活情感。春节成为人类的瑰宝后,一定会有助于增进外国朋友对中国的认知与友好,增强我们自身的文化自信与凝聚力,深化春节文化的传承与节日内涵。”冯骥才说。

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教授夏扬认为,春节等传统节庆民俗是中华民族文化最具典型的表达,是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外显与依凭。春节申遗成功后,要进一步在法治轨道上推进传统节庆民俗保护,通过立法明确将春节等传统节庆设为假日、鼓励商家和企业宣传节日、保护相关知识产权以及规范具体名称的使用行为等,使得传统节庆民俗保护工作更好地落到实处。


一年一度最重要的节日

在冯骥才看来,春节是一年一度最重要、最期待、最美好的节日。

春节期间,各种年俗连绵不绝,从庙会、社火、戏剧、音乐、游艺,到年画、窗花、福字、春联、年夜饭等等,不胜枚举。

“春节的习俗既有程序性和仪式感,也有人们即兴的发挥。人们对生活的理想与愿望,是春节民俗核心的内容,比如幸福、平安、和睦、健康、圆满以及家庭的团圆。为此,春节是熟悉和认知中国人最直接的文化窗口,是最具中华文化的传统节日。”冯骥才说。

在冯骥才的工作中,春节一直是重点。

关于春节除夕放假的提案,得到国家的采纳;组织了为期十年的年画普查,完成了所有重要年画产地档案的采集和编制,建立了中国木版年画数据库和研究中心;撰写大量关于春节价值的思辨性文章,主编普及性的读物《我们的节日·春节》,写了许多关于春节的散文和小说,在大学培养了许多研究春节文化与艺术的研究生……30年来,对春节遗产的保护和弘扬一直是冯骥才志愿的工作。

早在2010年,冯骥才就提出春节申遗的建议。当时,他建议将春节作为中国传统节日代表,“这样可以提高全民对春节文化保护的自觉性,增强文化自信,促进中华民族四海一家的认同感与亲和力,也可加强国家与民族的软实力、文化影响力和民族人文形象”。

14年后,心愿达成。

“如今,春节不仅是中华民族一年一度、源远流长的传统节日,而且是全人类共享的节日和文化了。”冯骥才说。


彰显传统文化独特魅力

推动春节申遗的话题,在近些年的全国两会上多次被提及。

2016年全国人大会议期间,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河南省鹤壁市财政局建设科科长袁江华呼吁,尽快推动中国春节申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加强我国传统民俗文化保护工作力度。对此,建议设立“中国春节申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委员会”,统筹调动全国各相关地区共同发力,完成中国春节申报非遗任务。

2022年全国政协会议期间,全国政协常委、河南省政协副主席、民进河南省委会主委张震宇提交了《关于将春节申报为人类非遗代表作的提案》。张震宇在提案中提出,作为我国的传统佳节,春节沉淀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发挥了道德整合功能,也是维系华人精神的纽带。然而近年来,人们已经鲜明地感受到传统年俗渐行渐远,春节越来越没有年味。对此,建议将春节列入申报人类非遗代表作名录预备名单,进而申报人类非遗代表作遗产,以推动文化强国战略的实施。

看到两年前的梦想照进现实,张震宇兴奋地说:“春节申遗成功,彰显我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在张震宇看来,春节申遗成功,足以证明春节文化在全球影响力的不断提升,是讲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故事的重要契机。

“春节申遗成功后,要加强对春节文化资源的挖掘,推动春节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建构符合时代的春节礼仪礼俗新形态。同时,增强春节的国际影响力,把春节打造为海外了解中国的重要窗口,让非遗得到更好传承。”张震宇说。


推进传统节庆民俗保护

“春节被联合国确定为假期和申遗成功,体现了国际社会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视,展现了中华文明和传统文化的影响力。联合国以严谨的议事过程、严格设置的程序以及法律化的言语表达,使得结果得到广泛认同并将得到有效贯彻。”夏扬说。

夏扬指出,联合国作为一个国际组织,在面对复杂的国际社会时,正是依靠共同遵守的法律规范,才使开斋节、卫塞节、春节等传统各异、风俗差别巨大的节日成为联合国假日。

夏扬介绍说,以法律规范风俗习惯,一直是我国古代法的传统。早在夏商时期,我们便有了自己的历法和节日。西汉时期,汉武帝所颁《太初历》将正月初一正式定为新年的起始。国家颁布历法、祭祀新年时有着严格的礼仪,这些礼仪被后代不断加以完善、规范。正是这些活动的规范性和仪式性,使得节日更具影响力,礼仪也因此落入民间,逐渐形成民间年俗。

我国民间年俗多与百姓生活有关。自宋代起,年俗逐渐发展出除夕守岁、燃放爆竹等传统,这些民俗后来被国家以法律加以规制,如唐宋时规定节日不得肆意宰杀牲畜等。国家尊重民间善良风俗的发展,但也以法律对明显背离主流价值观的节日活动加以纠正,由此形成了风俗习惯与国家法律之间的互动关系。

如今,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劳动方式的转变,一些传统年俗,如“扫房子”“祭灶神”等逐渐远离了城市居民的生活场景,“办年货”“穿新衣”等似乎也不再有特别的吸引力。与此同时,在信息技术的推动下,手机上抢红包等替代了传统压岁钱,短信贺岁替代了传统拜年,看直播购物替代了逛大集。

“这启示我们,在传承好传统文化的同时,也要正视时代的发展。通过不断加强立法,以法律倡导移风易俗,促使新民俗与传统风俗保护相伴而行,以法律宣示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引导人们更加重视传统文化。”夏扬认为,法治是推进传统节庆民俗保护的最佳方案和最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