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0日,北京仲裁委员会/北京国际仲裁院(以下简称“北仲”)举行“建设国际一流仲裁机构 助力国际商事仲裁中心建设”新闻发布会。
发布会上,北仲主任郭卫介绍了北仲体制机制改革成效,“改革后的北仲呈现出崭新面貌,为国际化发展提供了坚实支撑与动力引擎”。
早在2014年《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了“完善仲裁制度、提高仲裁公信力”的改革任务。2019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完善仲裁制度提高仲裁公信力的若干意见》,提出改革完善仲裁委员会内部治理结构。2022年,北京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制定《北京仲裁委员会体制机制改革总体方案》,推进北仲体制机制改革。
为了打造国际一流的仲裁机构以支撑国际商事仲裁中心建设,北仲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及国家方针政策,按照北京市委市政府要求积极开展仲裁机构体制机制改革。
据介绍,北仲本轮体制机制改革是以第八届仲裁委员会换届为标志的。2023年9月,由13位在法律、金融、数字经济、知识产权、国际商事争议解决等领域的资深专家组成的第八届北仲委员会成立,其中包括两名境外专业人士。同时,北仲创新设立了监事会作为实体运行的监督机构,与秘书局共同形成了仲裁机构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相互分离、有效制衡、权责对等的法人治理机制。
郭卫表示,“改革后,以委员会为核心的法人治理结构更加科学”。经过改革,北仲建立起与国际接轨的内部治理结构,做实委员会决策职能,实现委员会主任、执行机构负责人专职化,建立机构法人、委员会主任、党组织负责人“三合一”领导机制。该机制运行一年多来,修订完善规章制度10个,有效保障了北仲的高效、平稳运行。
北仲深化仲裁体制机制改革,夯实内功,为其国际化发展提供了新动能新优势。据郭卫介绍,2014年12月4日,北仲秉持国际化发展目标,首次启用“北京国际仲裁中心”名称,投身国际仲裁领域,大力支持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构建。2024年12月4日,北京仲裁委员会/北京国际仲裁中心正式更名为“北京仲裁委员会/北京国际仲裁院”,响应中央关于在北京市打造“服务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与国际交往中心建设的国际商事仲裁中心”的要求,支持国际商事仲裁中心建设,进一步确立国际化发展目标。
历经十年,北仲的国际化发展成绩斐然。截至2024年8月31日,北仲累计受理国际案件2100余件,所涉标的额达780亿元,主要涉及投资金融、买卖、服务等争议领域,累计服务的当事人已经覆盖72个国家和地区。其中,改革换届以来,自2023年9月1日至2024年8月31日,北仲受理国际案件293件,争议金额达145.58亿元,分别占北仲国际案件受理总量的13.95%和国际案件受理总金额的18.66%。
(法治日报全媒体见习记者 薛金丽 整理)
(数据来源:北京仲裁委员会/北京国际仲裁院)
发表评论
2024-12-16 23:23:23回复
2024-12-16 22:12:30回复
2024-12-16 23:22:49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