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仁勋:英伟达之芯》通过黄仁勋的独家授权采访,展现了英伟达在芯片和人工智能领域的关键角色及其崛起的原因。
前言:科技圈“教父”的头衔一直在轮转——新千年的第一个十年属于乔布斯,第二个十年被马斯克占据,最新的十年,这个头衔跟黄仁勋的名字绑在了一起。
为什么是英伟达和黄仁勋?知名科技记者斯蒂芬·威特在新作《黄仁勋:英伟达之芯》中试图为我们揭秘黄仁勋的传奇人生、管理之道、技术之思以及英伟达的商业秘密,这也是黄仁勋的首部独家授权采访传记。经出版社授权,第一财经发布资深芯片研究专家汪波为《黄仁勋:英伟达之芯》一书所作的推荐序。
AI的大幕渐次拉开,期待与忧虑的情绪并存。台上的主角是大模型公司的负责人,他们围着英伟达的CEO黄仁勋,恳求其提供更多的GPU芯片。这一幕不是虚构,而是真实发生的场景。我们不禁好奇,为什么是英伟达和黄仁勋?
坊间对黄仁勋有不少传闻,但这本书中则有黄仁勋自己的回应与讲述,它帮助我们近距离观察和了解黄仁勋。作者与黄仁勋多次面对面交谈、共进餐食,之后作者写下了这部行文流畅的传记。采访中作者并非一味赞美,他时而提出尖锐的问题,有时甚至激怒了黄仁勋,这使得本书的叙述独特而充满张力。作者也寻访了黄仁勋儿时的伙伴、前任同事、现任同事以及竞争对手,全面展现了英伟达和黄仁勋经历的曲折。
同时,本书不是一部单纯地围绕着传主写成的传记,它也扼要讲述了与英伟达密切相关的芯片和人工智能的发展。其中既有芯片的进步,也有神经网络的曲折发展以及深度学习的突破等,从中我们窥见了张忠谋、辛顿、李飞飞、Open AI创始团队、马斯克等,正是这些隐秘的联系揭开了英伟达崛起的个中缘由。书中呈现了许多这里不便剧透的精彩故事和个人经历,等待读者亲自寻觅,这里仅对其背景做一些导读。
黄仁勋的个人成长经历见证了芯片的升级和信息技术的兴起。他出生于1963年的中国台湾,此前5年世界上第一颗芯片诞生。他2岁时摩尔定律被提出,5岁时英特尔成立,8岁时第一颗CPU芯片诞生,10岁时他移民美国,14岁上高中时Apple II电脑问世,他开始在学校电脑上编写游戏程序。1984年他大学毕业后一年,ARM处理器问世,3年后专门做芯片代工的台积电成立。黄仁勋先是加入了AMD,他可能是最后一批用纸笔设计芯片的古董级工程师,也是很早在计算机上用SPICE软件设计芯片的先驱。
30岁时黄仁勋与两位伙伴创办了新公司,致力于打造图形加速芯片。此时芯片业界的生态正在发生巨变,芯片厂商无需自行制作,而只需在电脑上完成芯片设计后交给代工厂制造。背景和道具都已经就位,像黄仁勋这样的创业者登场了,他们只需专注于一个最核心的环节:芯片设计。新公司期望设计出一款“让竞争对手嫉妒得发狂”的芯片,由此诞生了公司的名称:Nvidia(意为“嫉妒”)。也许是戏言成真,这家公司几乎每次都恰好踩到了关键节点上,让同行们怀疑为何幸运之神独独垂青这家公司:上世纪90年代,电脑视频火游戏爆时,英伟达推出的显卡大卖;新世纪虚拟币挖矿机紧缺时,它的加速卡价格翻倍;至于英伟达推出的GPU芯片,则因为其优异的并行计算能力成为当前一众AI公司最为追捧的香饽饽。
然而,这些只是外人眼中的辉煌,英伟达还有另外一面。它曾在互联网泡沫后因一款产品失败濒临破产。此后稍有回转,又因为投入到CUDA中的大量资金没有回报而陷入困境。那么英伟达是如何涅槃重生的?
黄仁勋是公司的核心、精神领袖和掌舵者。他亲力亲为,管理方式别具一格。本书详尽记录了黄仁勋在困境中的作为,利用其个人特质挽救公司于危亡之地。这一切不禁让人心生好奇,一个10岁时移民美国的少年,曾经误入一所青少年行为矫正学校,是如何挺过来并变成出类拔萃的行业翘楚的?工程师出身的他是如何利用超强的自学能力成为令对手生畏的企业家的?他主动出击的风格如何与众不同?为何黄仁勋力排众议支持CUDA并以此甩开了竞争对手、独步江湖?黄仁勋给予厚望的并行计算是如何等到了AlexNet神经网络研究的突破,并引发人工智能的爆发的?
然而,并非人人都期待通用人工智能的到来。随着更强功能AI的发布,担心自己的工作被AI取代的焦虑感正在快速积聚。无论是期待通用人工智能快速发展的“加速派”,还是希望能对人工智能进行更好管理的“对齐派”,不妨了解一下黄仁勋对此的看法。作者就此详细询问了黄仁勋,并有了一次意外的经历和体验。此外,作者还与辛顿和本吉奥等AI先驱交流了他们对AI的担忧,以呈现出更全面的看法。
100多年前,一群叛逆的物理“男孩”开创了量子力学,当他们争辩黑箱里的猫是死还是活的问题时,没有人料想到这会引发一场信息革命,导致芯片和个人计算机的诞生。如今,一群工程师在英伟达GPU芯片的助力下开发出了AI大模型,这对未来会有何种影响,似乎也难以一下预测出来。
AI的未来存在于你我每一次的搜索和提问,也植根于我们的人性和行动之中。通过这样一部讲述英伟达和黄仁勋经历的著作来了解AI,对于我们理解和准备明天的世界应当是有益的。最后,本书尽管会涉及一些技术内容,但作者用恰当的比喻做了解释,让阅读变得容易和流畅。
《黄仁勋:英伟达之芯》
[美]斯蒂芬·威特 著 周健工译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湛庐文化 2024年12月
发表评论
2024-12-13 22:26:28回复
2024-12-13 22:13:22回复
2024-12-14 00:35:54回复
2024-12-13 20:48:46回复
2024-12-14 00:51:22回复
2024-12-13 20:59:24回复
2024-12-13 16:31:41回复
2024-12-14 00:35:33回复
2024-12-13 22:25:40回复
2024-12-13 22:01:27回复
2024-12-13 23:29:14回复
2024-12-13 15:16:51回复
2024-12-13 15:15:53回复
2024-12-14 00:39:05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