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好发现价格还是平滑净值曲线?
多家银行理财公司试水自建估值体系
◎记者 张欣然
近期,多家银行理财公司试水自建债券估值体系,优化传统第三方估值方法,以提高估值的市场贴近性,改善客户体验。
资管新规落地以来,银行理财公司统一用市场价值对债券进行估值,主要是采用第三方估值。对于银行间债券,银行理财公司一般采用中债估值;对于交易所债券,一般采用中证估值。
不过,业内对银行理财公司探索自建估值体系有所争议:可能是为了平滑其净值曲线,减少净值波动,提升客户持有体验感,以维持其规模。
试水自建债券估值体系
近日,多家银行理财公司固定收益部门负责人透露,其所在公司正在探索自建新的债券估值模型,主要是在“二永债”上进行尝试。
一般来说,债券估值分为前台估值和后台估值。前台估值通常与交易直接相关,为交易员提供交易基准,即二级交易中的参考价,更侧重于市场交易和投资决策,帮助交易员在交易中控制价格偏离度;后台估值则涉及后台运营和风险管理,包括账务处理、风险控制和合规性检查。
“银行理财应该是自建用于出账的后台估值。”微京科技创始人杨剑波说。
据悉,目前业内咨询公司向银行理财建议的估值方法,是在模型层面与中债估值保持一致,采用现金流折现模型,但在收益率参数的选取方面进行了优化。在选取收益率参数时,采用自行构建债券收益率曲线方法或基于中债收益率曲线加工处理方法,使“二永债”估值在趋势贴近市场的同时,估值结果更加平滑。
对银行理财公司而言,自建估值模型是一项复杂且耗时的工作,涉及信用评级积累、技术人才、模型研发、验证、监管报备等环节。业内人士表示,自建估值模型:
首先需要长期的信用评级积累,包括内部信用评级和主体信用评级的合理性,以及债项评级的准确性,信用评级的充分积累是构建有效估值模型的基础。
其次,需要专业人才来理解和掌握模型构建的知识。自建模型不可能完全依赖外部会计师事务所,银行理财公司须设置专门的团队来牵头模型建设工作。
模型研发完成后,要经过长时间的验证过程,以确保其准确性和可靠性。在正式投入使用之前,银行理财公司须向监管机构证明为何选择使用自建模型而非第三方估值。这涉及对第三方估值不合理之处的论证,以及自建模型相较第三方模型的优势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至少需要1到2年时间。”一位资深市场人士说。
自建估值体系存争议
不过,业内人士对银行理财公司自建估值体系存在争议。
有业内人士认为,银行理财公司自建估值体系可能是为了平滑其净值曲线,减少净值波动,提升客户持有体验感,以维持其规模。
据悉,银行理财公司平滑净值曲线是指通过各种策略和手段,减少银行理财产品净值的波动性,使理财产品的净值曲线更加平稳,从而为投资者提供相对稳定和可预期的投资回报。
一位银行理财公司负责人举例称,当债券价格从100元下跌至99元,跌幅为1%,通过平滑操作,银行理财可能会将账面损失减少至-0.1%,或转变为0.1%的账面收益。在这种情况下,当产品净值下跌幅度不大时,投资者不会立刻赎回产品。
“如果投资者选择赎回产品,而市场上无法立即卖出债券,理财公司可能需要采取应对措施。”该银行理财公司负责人说,平滑操作实际上是在利用调节账面收益来“赌”投资者不赎回。
上述银行理财公司负责人认为,由于债券存在均值回归的特性,最后价格还是会自然回归,以弥补此前的账面估值与实际市场价值的差额。在极端情况下,如果债券成为不良资产,银行理财还是会面临流动性风险。
杨剑波认为,如果调整估值方法不是为了提高估值的市场贴近性,而是为了平滑净值收益,那么这种调整就不太合适。因为平滑净值收益可能掩盖债券的真实价值波动,从而导致投资者对产品的风险和回报产生误解。
估值多元化成趋势
市场上已有成熟的估值体系,为何银行理财仍要投入人力、资金自建估值模型?
业内人士表示,资管新规落地后,银行理财产品普遍采用市值法进行估值,这种方法使产品净值与市场价值紧密相连,从而更真实反映投资资产的价值变动。然而,单一的市值法估值可能无法完全适应所有理财产品的特性,尤其是在面对市场波动时,净值的大幅波动可能会影响投资者的持有体验。
目前,中债估值的市场份额占据主导地位,但也面临市场适应性的挑战。
“尤其是在债市利率下行到较低水平时,每一个基点的变动对损益的影响会放大,对估值的精确性和模型化要求更高。”杨剑波说。
“银行理财公司建立自己的估值体系,是一个积极的探索方向。通过构建与产品特性相匹配的估值模型,银行理财公司可更精准地反映投资资产的价值。”一位研究员说。
一位外资金融科技公司从业者表示,中债、中证等机构提供的估值服务,通常基于经济学模型如现金流贴现等来估算债券的公允价值。然而,由于市场条件的变化和模型本身的局限性,这些估值结果并不总是精确反映真实价格。
使用多元化的估值方法可更好发现市场价格,因为不同的估值模型可能会捕捉到不同的市场信息和风险因素。这有助于提供更全面的市场价值视角,从而提高估值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监管方面也鼓励加强估值体系建设。2023年底,中国人民银行发布《银行间债券市场债券估值业务管理办法》明确,估值产品用户应定期评估所使用估值产品的质量,并择优选择估值机构。鼓励用户加强内部估值体系和质量建设,鼓励选择多家估值机构的产品,发挥不同估值的交叉验证作用,防范单一估值产品错漏或终止的风险。
发表评论
2024-11-28 11:35:27回复
2024-11-28 14:06:02回复
2024-11-28 14:43:14回复
2024-11-28 10:15:06回复
2024-11-28 08:04:36回复
2024-11-28 19:28:40回复
2024-11-28 18:29:08回复
2024-11-28 14:39:28回复
2024-11-28 13:37:28回复
2024-11-28 10:52:02回复
2024-11-28 19:48:56回复
2024-11-28 18:51:14回复
2024-11-28 09:14:22回复
2024-11-28 16:37:45回复
2024-11-28 14:15:32回复
2024-11-28 13:27:03回复
2024-11-28 10:15:36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