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刘欣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央网信办、国家发展改革委等12部门联合印发《5G规模化应用“扬帆”行动升级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方案》提出,到2027年底,构建形成“能力普适、应用普及、赋能普惠”的发展格局,全面实现5G规模化应用。
2021年7月,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9部门印发《5G应用“扬帆”行动计划(2021-2023年)》。截至2023年底,各项既定目标全部超额完成,5G应用发展取得阶段性成效,政策体系基本形成,网络能力持续提升,应用产业日渐壮大。前期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教育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能源局开展5G应用试点、培育典型案例,各地积极发布出台1000余个5G相关政策文件,形成部门合作、央地联动、产业协同的工作合力。
据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通信发展司负责人介绍,此次《方案》围绕应用、产业、网络、生态“四个升级”,系统部署了13项重点任务和4项保障措施,通过持续增强5G规模应用的产业全链条支撑力、网络全场景服务力和生态多层次协同力,全力推进5G实现更广范围、更深层次、更高水平的多方位赋能。
《方案》提出4个方面的保障措施。一是强化统筹联动。完善跨部委协同机制,协调推动重点工作;健全部省联动机制,鼓励各地积极出台支持政策。二是优化频谱供给。科学统筹现有频谱资源,依法合规、稳妥有序地通过重耕、共享等方式,持续提升5G频率供给。三是完善要素保障。深化产融合作,鼓励各方加大对5G创新产品和设备应用的支持力度,加强复合型人才培训,构建多层次人才队伍。四是加强动态监测。将成熟5G规模化应用发展指标纳入信息通信业统计调查制度,持续跟踪5G-A等新技术应用情况,总结5G应用典型案例经验成效,加大宣传推广力度。
发表评论
2024-11-28 13:49:01回复
2024-11-28 10:52:54回复
2024-11-28 10:06:52回复
2024-11-28 11:18:13回复
2024-11-28 05:34:31回复
2024-11-28 09:36:06回复
2024-11-28 15:15:16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