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治时评

□ 姚倩

“男子初中学历冒充富二代,同时交往20多名女性……”刷到这样的视频,你是否想点开一探究竟?殊不知,点开视频就意味着“鱼儿上钩”,落入了发布者设下的圈套。据媒体报道,不久前,河南省郑州市警方侦破一起特大网络水军造谣引流案。经调查,这类造谣视频真实目的是为一款社交软件推广引流,背后是一条牵涉层级复杂的产业链。

从这起案件来看,这些犯罪团伙可谓拿捏用户心理的“高手”,他们以移花接木的方式剪辑成各种内容低俗、突破伦理底线的视频吸引用户观看,视频中有意无意露出某款社交软件App的名称,从而诱导用户下载使用。从脚本设计、素材拼凑,到账号发布、广告植入,再到层层分包、获利分成,其将“买谣、造谣、传谣”的网络产业链完整呈现,组织之严密、手法之隐蔽,令人瞠目结舌。

这种建立在造谣基础上的“内容营销”模式,对于商家来说转化率高、起效快,但注定是一条不归路:不仅污染网络内容生态,还触及法律红线。根据网络安全法、《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任何个人和组织不得利用网络编造、传播虚假信息。今年10月,中央网信办在全国范围内部署开展“清朗·同城版块信息内容问题整治”专项行动,其中制造网络谣言和虚假信息、为同城违法活动引流、提供网络水军服务等突出问题正是整治重点。

如果造谣可以生利,且缺乏有效监管,谣言自然会反复滋长。对于这类通过批量造谣进行营销的模式,一方面需要相关部门依法严惩,另一方面需要监管部门加强预警提醒和普法宣传,曝光更多典型案例,提高公众对网络信息的鉴别能力,避免成为网络谣言传播的“助推者”。同时,平台应加强内容审核把关和技术精准识别,对问题账号及作品进行源头遏制,并建立更为完善的投诉举报机制,维护用户合法权益。此外,这起案件也给从事推广营销的企业提了个醒,不要心存侥幸,这种自毁企业和品牌声誉的行为,最终只会“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