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日报全媒体见习记者 任锐
吴中霜雪晚,初冬正佳时。
11月21日,2024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未成年人网络保护论坛在浙江乌镇举行。论坛以“数智时代保护未成年人的责任与挑战”为主题,旨在积极应对新技术给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带来的挑战,支持科技向善赋能青少年创新发展。
论坛上,来自司法机关、国际组织、研究机构、互联网企业等代表发表了主旨演讲,与会嘉宾围绕“筑牢法治屏障,护航未成年人成长”和“拥抱数字变革,赋能未成年人发展”两个议题进行了圆桌讨论。
图为2024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未成年人网络保护论坛现场。
共享经验成果 保护未成年人权益
“人工智能为儿童”是世界各国的共同目标。与会嘉宾从自身实践出发充分交流,推广好经验、好做法转化为推动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的强大动力和实际成效。
“长期以来,我们与政府、合作伙伴和私营部门合作,帮助各国应对网络威胁并制定预防措施。”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总部创新办公室主任托马斯·达文认为,在数字时代,儿童保护工作不能单独推进,而应采取涵盖数字化、刑事司法、社会服务、教育、卫生、心理健康和公民社会等领域的广泛、协同的行动。
“杭州互联网法院在审理某侵害未成年人权益的案件中,通过主管部门督促主流短视频平台进行功能性整改,三十余项整改措施全部落地见效。”最高人民法院民事审判第一庭庭长陈宜芳以此为例,提出在司法实践中,各级法院建立了网络保护专项分析报告机制,发现问题及时向有关网络平台、经营者或主管部门通报情况,或将相关线索移送主管部门处理,通过审判延伸强化多方协同配合。
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是一个社会性课题,需要筑牢未保行动的责任“共同体”。据腾讯集团高级副总裁郭凯天介绍,腾讯成立“未成年人保护营地”,汇集20万线上志愿者,上线“家庭教育咨询大模型”,为3600万家庭提供网络教育支持。同时,与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中国宋庆龄基金会等机构和社会组织协同合作,联通国内外经验,汇聚“护航”合力,共助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党委副书记程波立足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角色定位,讲述了该校与最高人民法院共建少年司法研究基地,发挥在法学、心理学等人文社会学科与信息学科的交叉优势,积极参与未成年人保护法和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立法专家论证工作,为有关法律和政策出台提供研究支撑的生动实践。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驻华副代表毕曼达就“为儿童在数字世界中创造一个有意义的未来”这一议题提出三点建议。一是充分发挥政府的作用,比如,加强法律实施、为遭受暴力伤害的儿童提供司法服务等;二是企业尤其是科技行业需要考虑其服务和产品对儿童的影响,推进负责任的商业行为;三是重视儿童的观点和参与,这对于设计和实施法律、政策及儿童每天使用的产品和服务至关重要。
浙江师范大学非洲博物馆馆长、非洲法语国家研究中心执行主任约罗·迪亚洛从互联网时代未成年人面临的不良信息、网络欺凌、隐私担忧、网络猎手、睡眠成瘾等多重挑战入手,给出针对性解决方案:一是教授未成年人关于数字世界的知识,让其了解益处和风险;二是鼓励公开交流,营造一种让未成年人舒服讨论网络经历的环境;三是使用家长控制工具和内容过滤器以限制访问不当内容。
筑牢法治屏障 护航未成年人成长
圆桌讨论环节,精彩竞相呈现。围绕“筑牢法治屏障,护航未成年人成长”这一议题,一场交流碰撞的思想盛宴正在上演。
中国青年报社党委书记、中国青年网董事长张坤从进行政策倡导、加强思想引领、推动社会共治、强化舆论监督四个方面,分享了《中国青年报》在推动未成年人上网安全和网络素养培育中的各项工作。张坤呼吁,社会要加强对未成年人网络保护重点议题的关注,营造全社会共同关爱未成年人的良好环境。
“跨国界的法律不一致性给网络犯罪分子以可乘之机。”肯尼亚儿童促进联盟法律官员乔伊·卡通格认为,区域内法律标准的同步有助于解决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方面的部分难题。
西南政法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林维详细论述了政府监管部门、互联网平台、家长、教育部门等不同的社会主体在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法治建设中的职责使命。建议高校通过开展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研究工作,开发未成年人网络素养教育相关课程和教学材料,建设未成年人网络保护调查研究、知识普及、智库支撑、合作交流的综合性平台等方式,为推进未成年人网络保护事业全面发展提供支撑力量。
澳门特区政府教育及青年发展局教育资源厅厅长邓伟强介绍,特区政府设立机制联动政府部门、学校、家庭、学生辅导机构等多方力量,共同推动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工作。比如,要求每所学校设立“校园危机管理专责小组”,为学生提供全面的关顾、支持及转介协助。教青局与治安警察局、司法警察局及卫生局建立“与学生相关严重事件通报机制”,为有需要的学生提供实时协助和支持服务。
中国亚美尼亚工商会主席王鹰认为,未成年人在互联网时代面临的各种风险被全球各异的法律和文化框架所放大,需要采取多维、协同的方法加以解决。为此,他以肯尼亚为例,推广了建立国家儿童帮助热线、计算机应急响应小组(KECIRT)和互联网观察基金会(IWF)等颇具借鉴意义的经验做法。
“微博是进行正向价值培养与引导的重要阵地。”微博政府媒体事务副总裁、总编辑陈丽娜提到,在今年的清朗专项行动中,微博建立完善配套的管理制度规范,深化拓展全环节、全链路治理机制。仅暑期未成年人网络环境整治专项行动,就清理涉及未成年人网络暴力信息8.3万余条,相关专项累计处置账号1600余个。
拥抱数字变革 赋能未成年人发展
未来已来,远方不远。通过共享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经验与成果,共商数智时代守护未来的责任与挑战,新历史机遇下未成年人发展的美丽图景徐徐展开。
如何弥合城乡差距,促进包容、公平和可持续的数字赋能?儿童在线非洲执行董事阿沃·艾达姆·阿门尼亚认为,必须通过公私合作伙伴关系扩大互联网连接覆盖范围,提供价格可负担的设备以确保弱势社区的可及性。同时,在农村地区建立数字中心来促进包容性发展。
香港特区政府青年发展委员会副主席、香港立法会议员梁毓伟介绍,近年来,香港地区积极推动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与教育等不同行业融合,希望以此为契机,在教育系统打造一个适配不同阶段未成年人生态的发展框架。
印度青年领袖联合会主席希玛德里谢·苏万谈到,印度已与谷歌和Meta等全球科技公司合作,共同推出“畅享互联网”(Be Internet Awesome)等项目,帮助儿童在网上互动过程中培养批判性思维技能。同时,设立专门的帮助热线,如1098儿童热线,为面临网络欺凌或其他网络威胁的儿童提供援助。
中国互联网协会常务理事、新氧集团董事长金星表示,新氧公益基金会作为一个专注于帮助体表缺陷儿童的社会组织,针对乡村留守儿童持续打造“豆蔻守护行动”等旗舰项目,结合“线上+线下”培训方式,加强留守儿童青春性健康教育,培养其辨别网络信息真伪、个人隐私保护等网络素养。截至目前,行动已覆盖全国8个省14所学校,捐赠物资超260万元,受益人数5690名。
西南政法大学中国阿拉伯法律研究中心主任阿萨德·凯利勒提出,以ABC框架为抓手,推动各国未成年人进行网络文化交流。其中,A是指永远安全(Always Be Safe):教授孩子数字安全技能,确保他们可以在远离恐惧或伤害的情况下探索网络世界;B是指建立友谊(Build Friendships):鼓励孩子开诚布公地分享日常生活故事,培养信任、增进联系;C是指有效沟通(Communicate Effectively):提供合作开展创新项目的机会,激发好奇心、促进有效互动。
互联网平台如何才能持续创新方式、创新产品,为未成年人健康发展赋能?凯叔讲故事创始人王凯建议互联网平台从多元创新着手,包括但不限于拓宽内容维度,探索传统文化内容、科普内容、经典名著等文化精粹的创新表达,不断创新结合多元内容形式,如音频故事、动画视频、互动游戏等,为孩子们带来更丰富的“精神食粮”。同时,注重内容的趣味性和互动性。
论坛上,数字人“益小青”还发布了《第六次中国未成年人互联网使用情况调查报告》。家庭、学校、社会、平台、政府、司法六大保护体系代表发起了“青少年与AI共创未来”倡议,呼吁各方完善人工智能时代未成年人网络保护。
发表评论
2024-12-03 14:55:14回复
2024-12-03 19:58:10回复
2024-12-04 02:11:14回复
2024-12-03 23:20:29回复
2024-12-04 01:58:47回复
2024-12-03 19:55:37回复
2024-12-04 00:15:25回复
2024-12-04 02:47:00回复
2024-12-03 18:01:39回复
2024-12-03 16:12:09回复
2024-12-03 23:42:42回复
2024-12-03 21:22:35回复
2024-12-04 01:17:19回复
2024-12-03 23:28:01回复
2024-12-03 18:16:30回复
2024-12-03 23:57:44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