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丁国锋
11月9日,主题为“新时代中国涉外法治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的中国法治现代化暨中国法治实践学派2024年智库论坛在南京举行。最高人民法院咨询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江必新,联合国国际法委员会委员、外交部国际法咨询委员会主任委员黄惠康,南京师范大学中国法治现代化研究院理事长林祥国,江苏省法学会会长周继业,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夏道虎,上海海事大学校长初北平,南京师范大学党委书记王成斌、校长华桂宏等领导出席开幕式,江苏省人大工作理论研究会会长、南京师范大学中国法治现代化研究院院长公丕祥主持。
开幕式发布了《法治现代化蓝皮书·中国法治社会发展报告(2024)》及《人民法院政务网站司法服务能力评估报告(2023年度)》。
王成斌表示,涉外法治建设是事关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长远所需,也是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当务之急。要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不断深化新时代中国涉外法治建设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
周继业表示,涉外法治建设是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的必然要求,也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关键所在。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根本遵循,坚定政治立场,加强党对涉外法治工作的全面领导,捍卫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要加强涉外法律法规体系建设,紧跟发展步伐,推动涉外法治理论与实践良性互动,构建中国自主的涉外法治知识体系;要提升涉外法律服务质效,坚持多措并举,统筹资源、主动跟进、建好队伍,为高水平对外开放提供法治保障。
林祥国指出,本次论坛将围绕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聚焦涉外法治建设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为加强涉外法治建设提供理论支撑。
主旨发言阶段,江必新以“关于主动对接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的几点思考”为题,指出当前国际经济形势产生深刻变革,逆经济全球化、贸易保护主义以及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面对复杂多变形势,要主动对接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对稳定拓展国际市场、产业升级和提升国际地位至关重要;要深入研究国际经贸规则,积极参与国际经贸标准制定,加强相关人才培养和引进,并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要通过与国际经贸规则接轨,提升贸易效率、降低贸易成本、增强产品竞争力,推动技术创新和绿色发展,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
黄惠康以“一体推进涉外法治体系和能力建设的实践路径”为主题,强调涉外法治是一个崭新且重要的概念,新时代涉外法治建设正在加速推进。中国涉外法治建设在加强涉外法律人才建设、加快涉外法律体系建设等多方面已迈出大步,加强涉外法治体系建设要坚持科学民主依法立法,注重系统完整性,深入系统研究梳理相关理论体系;要在实践层面坚持问题导向,紧紧围绕涉外法治建设中的重大问题,提供有效方案,切实维护国家利益;要完善涉外法律法规,提高涉外立法质量,把自由贸易区等高水平对外开放的举措和经验上升为法律法规,加强涉外法治人才培养。
夏道虎表示,江苏法院在全国率先建立专门审判机构,开启专业化涉外审判,设立多个国际商事法庭和自贸试验区法庭,探索构建“海事法院+国商法庭+自贸法庭”涉外审判协同机制。江苏法院通过依法审理涉外案件,维护中外当事人权益,加强国际司法合作交流,充分彰显中国司法保护大国形象和积极参与全球知识产权治理的智慧。
研讨会期间,海南大学法学院教授赵永琛以“全面推进‘一带一路’涉外法治建设论纲”为题,初北平以“涉外法治建设下的《海商法》修改难点突破”为题,上海交通大学教授沈国明以“涉外法治建设的紧迫性与艰巨性”为题,中国人民大学教授石静霞以“中国跨境破产的立法与实践:现状、问题及完善”为题,吉林大学法学院教授何志鹏以“中国式现代化理念对中国法治的启迪”为题,浙江大学教授赵骏以“涉外法治认识论和方法论”为题,南京大学教授彭岳以“涉外法治语境下国际经济法的演化逻辑”为题等分别作了主旨发言。
江苏省人大法制委分党组副书记王腊生,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李后龙,南京海事法院党组书记、院长花玉军,江苏省政府参事、江苏高校区域法治发展协同创新中心主任、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教授夏锦文,江苏省委宣传部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江苏省新型智库建设办公室主任许佃兵,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教授、中国法治研究院院长钱弘道,南京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贲国栋,南京师范大学中国法治现代化研究院执行院长、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教授李力,《中国法律评论》主编、法律出版社副总编辑张雪纯等出席。
来自30多家高等院校、科研机构200余位专家学者以及学术期刊和新闻媒体代表出席会议。
发表评论
2024-11-24 01:54:31回复
2024-11-23 21:18:18回复
2024-11-23 21:30:26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