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陈东升 王春

“双11”线上大促落下帷幕,一年一度的配送“接力赛”仍在上演,货运司机、快递员、外卖员等新就业群体是赛场主力军。

前不久,浙江省杭州市钱塘区推出“暖‘新’大礼包”,在优化保障、呵护健康、贴心慰问上频频发力,为新就业群体加油充电。

钱塘区作为产业新城,外来人口集聚,据统计全区共有外卖员、快递员6400余人。

钱塘区委副书记、社会工作部部长、政法委书记钟建利近日接受《法治日报》记者采访时介绍,针对新就业群体进门难、停车难、休憩难等问题,自2021年起,钱塘区就出台“小哥畅行”10条意见,开发上线“小哥码”,今年区委社会工作部成立,进一步迭代升级,推出“‘畅行+关爱’双十条”,聚焦友好单元创建,重点打造友好医院等暖心服务八大场景,切实为小哥纾困解难,为新就业群体打造一个和谐友爱的暖“新”之家。

围绕堵点缓解进门冲突

在钱塘区凌云社区,商业综合体多、年轻群体集聚、外卖和快递需求旺盛,顺丰浙北区总经理刘建兵曾在这里奋战。

刘建兵2019年来到钱塘,从一线小哥做到管理岗位,还曾担任杭州亚运会火炬手。他切实体会到,小区门进不去是快递员、外卖员日常工作中最常见的堵点。

“进门对别人来说可能是稀松平常的小事,对我们来说却是天大的事。”刘建兵回忆道,曾有个小伙一瘸一拐跑到他面前闹离职,满腹委屈感叹:“太累了!小区太大,车子不让开进去,每天要走3万步,刚收了一个单走到大门口时,又接到另一个单只能往回走,每天如此往复,双脚磨得都是水泡,实在是干不下去了!”

外卖小哥进门停车休憩难问题解决了  第1张

图为浙江省杭州市钱塘区临江街道高新社区在暖心党群驿站举办“新就业群体便民服务活动”,社区志愿者受邀为外卖骑手提供便民理发服务。 本报记者 王春 本报通讯员 俞佳 摄

一个改变的契机来了,2021年7月,人社部等八部门出台《关于维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保障权益的指导意见》后,浙江省相关部门到钱塘区开展专题调研,刘建兵作为党员代表发声,快递员畅行等问题进入了钱塘区多个部门关注视野。

不只是快递员,外卖员也一度受困于进门难问题。

“外卖小哥被拦在门口,眼看要被超时投诉,关键是一个单延迟会影响后面的单,情绪崩溃就在一瞬间。”闻潮派出所社区民警胡正武一次出警,看到一名外卖员蹲在地上痛哭,被投诉平台罚款相当于一周白干,甚至会被解除合同。胡正武于心不忍,帮着调和各方关系,避免对立矛盾进一步扩大。

“同是打工人,相煎何太急?”一句调侃,道出背后深层次矛盾。闻潮派出所所长杜海涛介绍,派出所通过深入调研分析梳理出三类矛盾,即通行权限与管理制度的冲突,配送效率与居民便利的压力,沟通障碍与误解加深的困境,特别是双方往往因信息不对称而产生误解,需要坦诚交流。

于是,闻潮派出所采取“背靠背”与“面对面”相结合的方式,分别倾听外卖员、物业公司管理人员、保安的心声,细致了解他们在日常工作中遇到的困惑与难点,携手社区、小区物业组织“面对面”座谈会,共同商讨解决策略。

在钱塘区委社会工作部的指导下,闻潮派出所会同白杨街道、社区力推“小哥友好小区”建设,依托“浙里办”设置的专门入口,通过“小哥码”解锁小区进出新方式,小区管理实现了外卖配送的全程可追溯,监管效率显著提升,为社区安全加上了一道坚实的防线。

目前,全区已在30家试点小区挂牌“小哥友好小区”,全面实现“小哥码”扫码免登记入门,更省时省力。

微雨天,世贸江滨花园瑞景湾南门,叮咚外卖小哥韩俊把电动自行车停在了专门划出的小哥临时停车点,打开手机上浙里办App,朝着大门“小哥友好小区”右方二维码扫一扫,将屏幕展示给门口保安看。“请进!”保安话音未落,门口闸机已打开。

韩俊一手拿上两大袋菜,一手拿上保安处借的自行车钥匙,匆匆进门,不远处是小哥暖心换乘点,把菜放到车筐里,解锁一辆接驳自行车,一溜烟扎入小区里,5分钟后,他就送完了这一单。

“小区很大,刚来送货时还要看看‘小哥码’上的电子导览图,现在已是熟门熟路。”韩俊告诉记者,别看只是简单的换乘,却真心缓解了他的超时焦虑,楼幢离得远的走路至少要十多分钟,更何况送菜分量不轻,有了接驳车就轻松很多,离门口近的还可以直接用小区物业提供的便民小推车。

钱塘区委社工部常务副部长、两新工委书记顾小军介绍:“今年我们专门召开全区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推进会,指导成立网约配送等3个行业党委,建立7个街道新就业群体综合党组织,聚合两新工委成员单位力量,持续用情用力解决新就业群体急难愁盼问题,切实加强对新就业群体的关心关爱和团结凝聚。”

打造暖心驿站服务到家

每天早上八点半,白杨街道凌云社区钱塘小哥之家灯光准时亮起。

大学城北8760城市菁英社区,一辆快递车停在门口,快递小哥王有雷手上一边进行着一系列麻利动作,一边敲门或打电话:“你好,你有一个快递……”

王有雷一米八的大高个,河南人,大学城北丰隆百翘香江小区8幢2单元一楼有个固定分拣区,是他每天工作开始的地方。

今年夏天,王有雷带着实习生李佳新在小区里上上下下送货。

李佳新身高也是一米八以上,东北人,在大学学习物流管理专业,选择来杭州完成大四实训科目,从收派到仓管再到销售逐岗锻炼。“这是一种磨砺和成长。”李佳新告诉记者,他的急躁性格也在一次次的分拣配送中磨得温和了。

烈日炎炎的天气,王有雷和李佳新就成了小哥之家的常客,他们送完快递,中午就到这里吹吹空调,给手机充充电。社区还积极发动社区组织和爱心企业为小哥之家添置了一批折叠床和按摩椅,工作间隙,在躺椅上小憩,睡醒起来喝上一杯凉茶,浑身那叫一个冰凉清爽。

小哥之家200平方米空间,会议区、休息区、就餐区、阅读区等功能区一应俱全,冰箱、饮水机、冰柜、微波炉等设备应有尽有。

王有雷感慨道:“这里每一个功能区都很实用,给我们提供了一个遮风避雨的港湾。”

记者在参观小哥之家时,正好看到这一幕:拿着《非暴力沟通》,穿着外卖制服,谢桐桐风尘仆仆从外面跑进来还书,她在跑单之余也来这里借阅图书,有时还找其他女骑手一起谈谈心,交流下育儿经,调节下心情。

今年以来,在钱塘区委社会工作部牵头下,建立了由市场、住建、人社、交警和群团组织组成的机关服务小组,定期下沉驿站、网点开展协商议事。很多畅行计划就是在协商圆桌会上被热烈讨论出来,小区物业经理、快递和街道三方坐到一起面对面交流,把问题需求抛出来,也把情绪宣泄出来,最终找到解决方案,比如吸收大家意见,专门设了快递分拣区、爱心换电区,解决新就业群体急难愁盼。

钱塘小哥之家如今已满3周岁,2022年还被全国总工会评为“最美工会户外劳动者服务站点”。

像这样的小哥之家,钱塘区布局建设165个,还在小哥集聚区增设4个24小时不打烊驿站,已服务1.2万人次。

对新就业群体的关爱远不止于暖心驿站。

钱塘区还提供宁巢蓝领公寓,每月600元即可拎包入住;开放爱心食堂,为快递员、外卖员等新就业群体提供15元的两荤两素午餐;开放友好医院,提供便捷挂号就诊取药等一条龙服务;开设“青春夜校”“蓝领成才”等技能培训课程,组织开展公益法律服务。与此同时,加多宝、锦阳人力等企业党组织在区委社会工作部“红企助新 递爱无限”活动的号召下,纷纷向新就业群体捐赠饮料、食品、防晒等物资,切实增强新就业群体的归属感、获得感、幸福感。

推动双向奔赴安居安心

白杨街道江滨花园社区居民之家,一到饭点就变得格外热闹。原来,这里推出了只需10元的小哥套餐,小哥套餐海报立在大厅显眼位置,一荤两素,免费续饭,人气很旺。

午后快一点,帅师傅用纸巾抹了抹嘴,满足地走出了餐厅,麻利地登上了他的三轮货车。衣袖无法遮盖他一只截肢的手臂,他却乐观豁达地说:“虽然这一行业越来越卷,但咱凭良心说,社区对小哥真的很关心,给我们免费充电,夏天煮凉茶,冬天送手套,食堂还向我们开放,所以我们全家都来这里安居创业。”

一颗服务的心,换来一颗感恩的心。这是一场钱塘小哥与社区治理的双向奔赴。

陈绍文是一名党员小哥,2015年退伍转业后来钱塘,一次社区党员会议让他认识了82岁的退休党员戴子荣,看他膝下没有子女,平常用餐都是靠点外卖或艰难下楼到附近商城解决,陈绍文一有空或风雨天就无偿为他送餐,让老人倍感温暖。

凌云社区书记王李丽,热情似火,行动如风,跟快递、外卖配送员都很熟悉,夏天送清凉,冬天送温暖,逢年过节送节日问候。

王李丽告诉记者:“快递员、外卖员们每天活跃在社区毛细血管里,最熟悉社情民意,多看一眼,多留意一下,多关注一分,就相当于给社区治理增加了很多眼睛和手脚,多一支志愿者队伍。”

凌云社区饿了么站点负责人肖贯恒就是社区活动的积极分子,站点共有218位外卖骑手,他带头发动他们多参与小区治理。

发现窨井盖坏了说一声,送快递时顺手带个垃圾,等待接单空隙时站个门岗,穿行在大街小巷捎带个反诈宣传……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动作,却给社区治理增添了新活力。

“社区非常贴心细致地想小哥之所想、急小哥之所急,让我们感受到杭州这座城市对小哥这个新就业群体的尊重和爱护,也让我们更加发自内心地要为社区做点力所能及的事。”肖贯恒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