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7月26日,举世瞩目的第33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在法国巴黎隆重开幕。在为期19日的比赛日中,我国运动健儿的精彩表现备受关注,成为舆论场中的热议话题。但同时,此前饱受争议的畸形“饭圈文化”也侵扰奥运赛场,引发各方斥责与批判。法治网舆情中心以巴黎奥运会赛程为时间观察周期,从不同切面梳理舆论场中的“体育饭圈化”乱象,总结舆论观点,并从舆情视角提出治理建议,供相关部门参考。

舆情事件

根据公开资料显示,所谓的“饭圈文化”最初源于娱乐圈,指的是由粉丝组成的群体自发为某位明星或偶像宣传的一种现象。近年来,“饭圈”粉丝的某些非理性追星行为一直受到舆论争议甚至批评。而随着中国体育事业的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运动员也受到观众喜爱,畸形的“饭圈”文化也逐渐蔓延至体育界。此次奥运会期间,这种“体育饭圈化”乱象频频受到聚焦,具体表现为以下三方面。

1. 乱象一:多名网民诋毁运动员和教练

8月3日晚,我国乒乓球运动员孙颖莎和陈梦会师乒乓球女子单打决赛,当日有大量孙颖莎粉丝来到现场,高举灯牌、海报等为其一面倒加油助威。比赛期间,孙颖莎粉丝为陈梦“喝倒彩”、发出嘘声,当陈梦最终战胜孙颖莎拿到女单冠军时,有粉丝现场对其辱骂。在舆论场中,部分偏激网民发表极端言论,有粉丝围攻陈梦教练马琳的社交账号评论区,质疑其“偏心”,甚至有网民“造黄谣”,带动粉丝跟风附和。8月4日,新浪官方发布消息,对超300个账号拉踩引战恶意攻击运动员予以禁言,该微博随后被“@中国警方在线”转发。

8月6日22时许,“@平安北京大兴”发通报称,29岁女子贺某某在网上诋毁运动员和教练,已被警方依法刑事拘留。当日,微话题“#乒乓女单赛后网民发诋毁信息被刑拘#”冲上热搜,阅读量2.2亿次,“@人民网评”、《北京日报》等主流媒体随后推出文章,强调“体育竞技的魅力在于公平竞争,而不是无理由的偏袒和攻击”。8月8日,据公安部网站消息,公安网安部门依法打击涉体育领域“饭圈”违法犯罪行为,呼吁网民不传播谣言信息,不攻击诋毁他人。8月15日,公安部公布4起打击整治涉体育领域“饭圈”违法犯罪典型案例,广东、河南等多地警方对相关涉案人员给予行政处罚或刑事强制措施。公安机关的一系列处置获得网民高度认可,不少网民表示“干得漂亮”“这种带头造谣的‘饭圈’垃圾必须整治”。

2. 乱象二:“饭圈式”应援攻击、网暴他人

在近年来的体育“饭圈”乱象中,粉丝群体通过有组织地发布带有人身攻击性质的言论,进行网络言语霸凌和网络暴力,甚至误伤普通人,是“饭圈”粉丝行为逻辑的典型特征。此次,我国跳水名将全红婵、陈宇汐结束女子单人10米跳台决赛后,全红婵粉丝一面为自家运动员获得冠军欢欣鼓舞,一面阴阳怪气地表示“裁判的眼睛是雪亮的”“之前婵宝输(给陈宇汐)就是因为评委压分”,并调侃陈芋汐“洛杉矶不见”等。而据公开资料显示,陈芋汐及其父母近年持续遭遇网暴,更有极端粉丝散布“(陈芋汐)每次夺得的冠军都是父母买来的”“国家队有黑幕”等“阴谋论”言论。又如,在7月30日举行的体操男子团体决赛中,我国体操男队因队员苏炜德失误憾失金牌,大量粉丝为团队老将张博恒、肖若腾鸣不平,攻击苏炜德是“关系户”“凭一己之力拖累全队”,苏炜德本人多次向公众道歉。而据大V“@老刀99”透露,自己“只替苏炜德解释了几句话,连日来被各种评论和私信骂,明显是有组织的”。此外,射击运动员谢瑜的母亲等人也遭到“饭圈”粉丝不同程度的网暴。

3. 乱象三:粉丝破坏公共秩序、侵犯运动员个人隐私等

“饭圈”粉丝追星不仅体现在线上对偶像整齐划一的支持和对他人的谩骂引战,同时也会延伸到线下,滋生出聚集喧哗、现场围堵等不理智举动。比如,男子羽毛球运动员梁伟铿、王昶回国当日,多名粉丝不顾安全一路狂奔追拍,王昶发微博吐槽“行李都要被挤丢了”;男子体操队队长张博恒被围堵后只能躲到卫生间,在民警护送下才得以离开。运动员王楚钦、樊振东、全红婵等夺冠归国,被狂热的粉丝强行推搡、搂抱,全红婵的农村老家也成了粉丝聚集“打卡地”,村里连夜修出停车场接待外地人员,不堪其扰的全红婵家人更是搬离现住所。以上举动不仅严重影响社会公共秩序,也涉嫌侵犯运动员的个人隐私权,逾越了法律红线。

截至8月15日12时,舆论场相关信息总量超32万条,其中媒体客户端报道6万余篇,微博信息23.2万条,抖音、快手、B站等视频信息1.6万个,各类微话题不完全统计累计阅读量超8亿次。

舆论观察

近年来,“饭圈文化”从文娱领域逐渐外溢至体育界,并呈愈演愈烈之势。此次巴黎奥运会期间,体育“饭圈”所滋生的各种乱象更是持续引发舆论热议。

1. 痛批体育“饭圈”乱象,呼吁严惩违法犯罪

面对体育“饭圈化”乱象,众多主流媒体均发文批判,“#遏制体育饭圈乱象刻不容缓#”等多个相关词条登上平台热榜。媒体一致认为,恶意攻击、拉踩对比、过度应援、噪音干扰……这种狂热的偶像崇拜严重消解了体育精神,也会对青少年的价值观产生误导。对于“饭圈”行为的各种无底线操作,媒体一致呼吁应严惩追责。如人民日报客户端文章称:“绝不允许畸形‘饭圈文化’向体育领域侵袭,这是中国主流社会的高度共识;不传播谣言信息、不攻击诋毁他人,是必须遵守的底线。”央广网评论称,“网络并非违法之地,整治‘饭圈’不能手软”;《半月谈》、中国新闻网等媒体表示,让竞技体育回归本质,用正能量充盈赛场,让积极健康向上的体育精神,鼓舞和激励更多人,摆脱畸形“饭圈”绑架,才能让中国体育健康发展。

2. 分析体育“饭圈”现象屡禁不止的背后原因

面对“饭圈”乱象,不少舆论发出“这种‘粉圈’是怎么形成的,谁在背后组织支持”等诸多疑问,众多媒体亦深度挖掘背后成因。《21世纪经济报道》《重庆日报》等媒体报道认为,平台算法、流量资本、体育产业诉求,三者都由“饭圈”这张大网勾连起来,具体来讲,有“黑手”助推,某些资本力量入场搅局;有平台拱火,部分平台在流量面前难以“袖手旁观”;有“匿名心态”作祟,情绪宣泄的需求一直存在。而体育“饭圈化”催生出一系列与之相关的粉丝经济,已形成一条错综复杂的饭圈灰色产业链。自媒体“钛媒体”从媒体环境层面进行分析,认为社交媒体平台的崛起改变了人们分享兴趣的方式,“饭圈”就是一个个“信息茧房”,产生出强烈的“回音壁”效应。另外,一些网民的见解也比较深刻,如大V“@躬耕于南洋”等人认为,“饭圈”只是表象,真正要整治的是诱导舆论风向的媒体和背后操控的资本,以及提升个别网民的网络素养。

3. 治理“饭圈”乱象需要多部门协同发力

对于如何治理体育“饭圈”乱象,主流媒体积极发文建言。央视网文章称,要彻底治理畸形“饭圈文化”侵蚀体育界,关键是要切断背后的非法利益链条。体育部门要加强制度建设,各平台要落实主体责任,及时清理传播畸形“饭圈”文化内容,坚决封禁违规账号。《检察日报》刊文称,让喧嚣畸形的“饭圈文化”杂音在赛场内外静音,不仅执法部门要主动履职,相关监管部门也要在宏观政策上出台有针对性的管理办法。《大众日报》评论文章建议,主流媒体要担负起舆论引导责任,指明“饭圈乱象”对青少年的危害,区分正常追星行为和非理性、极端甚至违法追捧明星行为,及时回应体育“饭圈”的热点,疏导公众情绪。要旗帜鲜明地支持有关部门对体育“饭圈化”背后的畸形产业链进行精准有效打击,对“饭圈”粉丝有针对性地普及赛事流程、裁判规则等知识,避免盲目起哄,影响比赛正常秩序。

舆情点评

历经多日讨论,对畸形体育“饭圈”文化正本清源,有力打击相关违法犯罪行为已成为共识,执法司法部门需将共识升格为共同作为,全面回应舆论期待。有鉴于此,法治网舆情中心提出三点舆情建议,供有关部门在实践工作中借鉴参考。

1. 通过个案依法处置传递鲜明立场

此次奥运会期间,公安部和地方公安机关打出的一系列“组合拳”,成为本轮舆情走向的重要转折点。面对涉事网民无端造谣、扰乱公共秩序的诋毁言论,北京警方及时介入处理涉事人员,抢占舆情先机。随后,公安部高层表态意味着对舆情的重视程度升级,进一步传递公安部门不姑息违法犯罪的信号。数日后,公安部公布相关典型案例,对不同案件的性质、后果、处罚依据等予以交代,让网民看到了各地警方打击涉“饭圈”违法犯罪行为的积极作为,既是对网民关切的正面回应,也彻底厘清了舆论场的不实传言,网络戾气明显减少。由此可见,舆论场混乱之际,处置部门以典型个案为契机,发现其背后反映出的普遍性问题并做好舆情处置,可有力遏制舆论局面恶化。在执法司法实践中,相关部门应对涉嫌触法的“饭圈”言行及时出手,依法严惩不含糊,让网民明晰自身行为的法律边界,以及行为触法的法律责任,自觉形成尊重法律、尊重他人的理性讨论氛围。

2. 线上线下配合严惩违法犯罪

极端且失控的“饭圈”行为不论在线下还是线上都表现出强动员力、高度集群性等特征,对现实和网络空间都造成负面影响,这提示相关部门对体育“饭圈”行为的治理也需秉持网上网下同步并行、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思路。具体来看,在线下方面,相关部门可通过开展专项行动、联合执法等方式建立有效的监管和监督机制,对侮辱、诽谤、造谣等违法行为,特别针对舆论最关切的黑灰色产业链条等,应坚持标本兼治的态度,深挖犯罪线索,严惩涉案人员,让越线者付出应有代价。线上方面,相关部门可组织专门力量加强网络巡查,督促平台认真履责,同时可密切关注网络热点舆情动态,对重点人物、重点账号等提高敏感度,一经发现涉网络炒作、网络暴力、恶意营销等违法违规信息需第一时间处理,防止舆情升温发酵。

3. 强化日常普法释法宣传力度

整治“饭圈”相关违法犯罪行为任重道远,需要各部门形成合力、久久为功,更需要用坚持不懈的定力和耐心开展普法宣传。观察发现,此次公安部通报的4起典型案例中,有3人为年轻人,其中一名违法行为人刚满18岁。而据公开资料显示,当前我国“饭圈”网民年龄正在走向低龄化,他们普遍缺乏对事物的正确判断,法治意识整体较弱。此外,网络空间的虚拟性、匿名性等特点,也使得部分网民产生“法不责众”的侥幸心理。因此,执法司法部门除了以刚性手段严惩相关违法犯罪外,还需将普法宣传作为一项常态工作来抓,比如对现有各行业中的相关法律法规、政策文件等进行解读,定期发布典型案例进行普法教育等,引导网民提升自身法治素养,从而自觉抵制“流量至上”畸形价值观念,维护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

阅读全文可订阅

《政法舆情》电子产品

详情咨询:010-84772595

来源:法治网舆情中心

分析师:王媛

编辑:彭晓月

新媒体编辑:李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