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驻俄罗斯记者 史天昊

俄罗斯喀山,这座伏尔加河畔的千年古城迎来重要时刻。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六次会晤于10月22日至24日在此间举行。

今年是“大金砖合作”开局之年,此次会晤是金砖扩员后首次举行,与会各国必将携手谱写全球南方团结发展的新篇章。

金砖影响力吸引力越来越大

新成员国的加入,再次加大金砖的影响力和吸引力。

2009年,金砖国家领导人首次会晤时,只有4个成员国家: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一年后,南非加入,金砖四国变为金砖五国。

今年1月,随着沙特、埃及、阿联酋、伊朗、埃塞俄比亚正式参与金砖国家合作,金砖成员国数量由5个增加到10个。扩员后的“大金砖”,人口占全球近一半、贸易占全球1/5,经济总量按购买力平价计算已经超七国集团,可谓成色更足、分量更重。

此外,还有许多国家正积极寻求加入金砖国家合作机制:今年5月,泰国政府批准加入金砖国家合作机制的意向书草案;7月,马来西亚已正式申请加入金砖国家合作机制,古巴、叙利亚、白俄罗斯、斯里兰卡等国也纷纷表达了加入金砖的愿望。

俄《消息报》报道称,此次会晤的一个重要议题是讨论建立新的类别:金砖国家伙伴国。

为什么金砖的吸引力越来越大?

在大会新闻中心,巴西记者卡瓦略的话颇具代表性。他告诉《法治日报》记者,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正在寻求经济治理领域的更大发言权。金砖国家合作机制的日益成熟和良好的发展势头,将进一步壮大支持全球化、支持自由贸易、支持平等合作的力量,也为各国参与全球经济治理提供了一个有益的参考模式。

“金砖国家合作机制是全球南方向外传递声音的可靠且有影响力的平台。”南非《邮政卫报》记者拉迈告诉记者,往届的金砖国家仅限于少数几个国家,而2024年扩员后,金砖国家的成员已经扩大到10个,这显著增强了该机制的代表性和全球影响力。不同经济和政治制度、不同社会和文化背景的国家加入,这种开放性、多样性本身就是“大金砖合作”力量的彰显。

议题将更具有广泛性创新性

俄总统普京曾在年初表示,俄自2024年担任金砖国家主席国期间,将继续致力于推进成员国在政治与安全、经济与金融、文化与人文交流3个重点领域的合作。

与往届相比,此次会晤讨论的议题将更加具有广泛性和创新性。除了传统的经济合作议题外,还将涉及气候变化、公共卫生、数字经济等新兴议题。同时,具体的行动计划也将更加注重实效性和可持续性,以推动金砖合作的深入发展。

俄罗斯国际事务委员会学术主任安德烈·科尔图诺夫近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此次会晤是对金砖国家能否将合作提升至新水平的一次重要考验,今年各国在各层级为筹备事宜所举行的磋商、协商“强度空前”。“我们观察到,各方举办了大量部长级会议以及专家会议、媒体及民间社会活动等,讨论议题非常广泛。简而言之,金砖国家的新老成员国都完成了各自的‘家庭作业’,在喀山,它们需要致力于将已经完成的工作转化为包含明确承诺与时间表的具体计划。”

赴喀山之前,俄罗斯科学院中国与现代亚洲研究所所长基里尔·巴巴耶夫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相比诞生之初,金砖已不仅是一个跨大洲的合作网络,更象征着对全球治理体系的新愿景。他认为,金砖合作的原则是相互尊重、包容、公平,不由某一个国家主导,这些是全球大多数国家和民众期待的。金砖合作也代表了人们对一个公平的、没有制裁和保护主义的全球经济体系的期望。

金砖成长之路上的中国印记

从推动成立新开发银行到首倡“金砖+”合作模式,从阐述金砖国家“四大伙伴关系”到推动建设新工业革命伙伴关系,中国在金砖成长之路上镌刻下深深印记。中国积极携手金砖伙伴践行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推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获得广泛共鸣和支持。

金砖国家合作机制以合作聚力、以发展赋能,激发全球南方国家参与全球事务新活力,共同打造全球和平发展大格局。作为金砖合作的重要推动者和全球南方的当然成员,中国始终同发展中国家同呼吸、共命运,在追求自身发展的同时,不断以自身新发展为世界提供新机遇。

“中国为金砖国家合作机制的不断发展发挥了领导作用。”俄罗斯金砖国家国际竞争法律与政策中心主任阿列克谢·伊万诺夫认为,金砖国家合作机制有力促进全球南方国家的团结合作,增强发展中国家在全球治理中的代表性,而中国为金砖合作全球影响力的提升作出了积极贡献。

中国携手金砖伙伴创新合作思路,推进金砖国家合作机制提质升级,让金砖合作成色更足、分量更重、动力更强。2017年9月,金砖国家领导人厦门会晤开启了金砖合作第二个“金色十年”。《金砖国家领导人厦门宣言》就加强各领域合作释放有力信号,长达40页的内容涵盖了71项成果。中方开创性提出“金砖+”合作模式,让更多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参与到团结合作、互利共赢的事业中来。

“中国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现代化道路,为全球南方国家带来了重要启示。”俄中友好协会副主席谢尔盖·萨纳科耶夫说,全球南方国家不断探索符合自身国情的发展道路,共同捍卫发展权利,正凝聚起越来越强大的力量。

本报俄罗斯喀山10月22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