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潘从武
2025年第一季度,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各地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已累计化解矛盾纠纷超万件,群众满意率达98%以上。
这组数据是新疆以“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地”为目标,全力推进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通过资源整合、机制创新、数字赋能,让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在法治轨道上定分止争,基层治理效能显著提升的生动注解。
资源大整合:从“多头跑”到“一站办”
“过去解决纠纷要跑七八个部门,现在进一扇门就能解决所有问题。”近日,在克拉玛依市克拉玛依区综治中心工作人员的帮助下,农民工刘师傅仅用15天便追回拖欠工资。
该中心融合“访、调、检、仲、诉”五大职能,21个部门及社会组织入驻,形成“全科受理”模式。
类似的场景在新疆已成常态——墨玉县整合16家常驻单位,婚恋家庭、道路交通等专业调解组织协同作战;巩留县构建三级联动体系,建立“3天受理、7天调解、15天办结”限时机制,纠纷化解率达96.9%……
在新疆,科技赋能成为各地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破题的关键。沙湾市开展“自治区社会治理综合服务平台”全员培训,实现矛盾“线上提交、智能派单、全程追踪”;克拉玛依市独山子区运用信息化工作平台推出“受理、分派、处置、回访”四步工作法,群众通过语音、视频即可提交诉求;库尔勒市充分发挥信息化平台优势,形成“网格发现、中心吹哨、部门报到”闭环,1700余件诉求实现“数据跑腿”;青河县综治中心2025年以来主动发现、及时排查处理隐患30多件,治安案件同比下降38.46%,实现“小事不出网格,矛盾化解在源头”。
机制再创新:法治思维贯穿解纷全程
“调解不是和稀泥,必须守住法律底线。”不久前,在于田县综治中心调解室内,专职调解员正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核算赔偿标准。面对艾某与买某因一起交通事故引发的50万元赔偿分歧,调解员精准拆分丧葬费、被扶养人生活费等法定项目,促成赔偿40万元调解协议。
在奎屯市综治中心,法官杨力运用“三步调解法”,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赡养条款与亲情修复相结合,让八年未见的母子重归于好。“既要算清经济账,更要解开心结。”杨力道出新时代“枫桥经验”的核心要义。
针对复杂案件,新疆各地综治中心打出“组合拳”。巩留县组建法官、律师专家团,对600余条矛盾纠纷“把脉会诊”;博乐市实行“首办负责制”,联动法院、住建等部门阶梯式化解22万元工程款纠纷;墨玉县运用智能平台实时派单,村网格员5分钟抵达矛盾现场,及时开展化解工作。
这些创新实践,彰显出“前端预警、中端处置、后端回访”全链条治理体系的强大效能。“以往群众遇到复杂问题,需要去多个部门反映,综治中心运行以来,便捷、高效服务群众,多途径、多手段化解矛盾纠纷,在法治轨道上推动了各类复杂矛盾纠纷得到实质性化解。”库尔勒市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蒋威说。
服务有温度:让群众感受法治获得感
在库尔勒市金梦小区,阿布力米提·艾孜木看着修好的下水管道感慨:“没想到半天就解决了!”近日,当地综治中心协调物业纠纷调解委员会现场组织12户居民协商,将法律条文转化为解决方案。
这种“法理情”融合的温情场景,正是新疆各地综治中心建设的深层追求——温泉县综治中心推行“力量下沉、服务下倾”,160余名工作人员每周进村入户,提前发现、现场化解;青河县综治中心通过“七联工作机制”,让兄弟之间因房产问题引发的矛盾纠纷成功化解于萌芽,原本反目成仇的双方当事人重修和睦亲情;奎屯市家事法庭里,“母子拥抱”的瞬间,诠释了“修复比裁决更重要”的治理智慧;博乐市高位推动综治中心、政务服务中心“双中心”互促共治工作格局,群众可“按需点单”,快速对接专业调解员、法律顾问等资源,无论是邻里之间的小矛盾,还是涉及法律政策的大问题,都能在这里找到有效的解决途径,实现“矛盾化解有门路、法律咨询有保障、心理干预有温度”。
一组组数据印证了新疆各地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取得的成效:博乐市综治中心实体化运转以来,已成功化解500余件矛盾纠纷,帮助挽回经济损失700余万元;岳普湖县综治中心通过创新“五步调解法”成功化解一起邻里借贷纠纷,帮助居民祖某追回5000元欠款;墨玉县综治中心通过诉前调解已成功化解民商事案件近100件;吉木乃县综治中心通过“法官圆桌”调解机制,高效化解土地租金、民间借贷等纠纷,推动效率提升40%;伊吾县综治中心2025年以来矛盾纠纷化解率达98.4%;温泉县综治中心2025年以来通过调解矛盾纠纷,为群众挽回经济损失512万元;克拉玛依市克拉玛依区98.8%的纠纷在综治中心终结。
正如博乐市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余海峰所言:“综治中心不是简单的物理整合,而是通过握指成拳的优势,让人民群众化解矛盾纠纷‘最多跑一地’,让群众从每一件实事中感受到公平正义,不断增强群众的法治获得感。”
定分止争:绘就基层治理新图景
从于田县的“面对面调解”到独山子区的“云端连心桥”,从巩留县的“三维赋能”到青河县的“双网融合”,新疆各地以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为抓手,将法治权威与人文关怀相结合,推动综合治理由“被动应对”向“主动预防”转型,由“传统管理”向“多元共治”升级,确保群众诉求有人办、依法办,努力让矛盾纠纷在乡镇以下得到妥善有效化解,一幅“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镇)、矛盾不上交、就地能化解”的和谐画卷正在天山南北徐徐展开。
“综治中心整合政法、行政及社会资源,构建‘一站式受理、全流程处置’体系,依托‘三调联动’机制化解矛盾纠纷,实现诉求集中受理、矛盾协同调处、服务多元精细。全区各地综治中心运行以来,对人民群众诉求一站式受理、一揽子调处、全链条解决,切实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群众办事周期明显缩短,满意度显著提升,有力地推动了新时代‘枫桥经验’转化为基层社会治理效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政法委相关负责人表示。
据介绍,新疆将持续深化“互联网+社会治理”模式,完善“纵向支撑、横向联动”工作架构,让各地综治中心真正成为定分止争的“终点站”、群众身边的“暖心站”,全力为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贡献新疆智慧。
发表评论
2025-04-07 08:48:59回复
2025-04-07 05:21:26回复
2025-04-07 07:16:48回复
2025-04-07 04:48:55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