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刘欢
□ 本报通讯员 蔡蕾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灵魂基石,蕴含着凝聚人心、汇聚民力的磅礴伟力。
近日,湖北省高级人民法院在全省范围内精心遴选一批彰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典型案例予以发布,旨在以点带面,引领社会风尚,共筑法治与道德相辅相成的和谐社会。《法治日报》记者从中选取部分案例进行解读,以充分发挥典型案例的价值导向作用,传播真善美、传递正能量。
漫画/高岳
为获赔偿挂床住院
扩大损失自行承担
李某于2021年5月某日驾驶小型越野车在路上行驶,与停放在路边的轻便二轮摩托车及坐在车上的陈某发生碰撞,造成陈某受伤、车辆受损的交通事故,交警部门认定李某负事故的全部责任。陈某受伤后先后4次住院治疗,共住院801天。
事故发生前,李某在某保险公司投保了“交强险”和100万元的“商业三者险”。陈某因与李某、某保险公司就赔偿事宜未达成一致,遂诉至荆州市公安县人民法院要求赔偿各项损失60余万元。
法院经审理认为,案涉交通事故经交警部门认定,陈某不承担责任,李某承担全部责任,认定内容及结果客观、公正,可以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依据。双方争议焦点在陈某实际治疗天数,陈某虽主张住院801天,但据住院病历长期医嘱及体温单显示,其中434天无任何治疗和用药记录,也无体温记录,属于“挂空床”住院,这期间产生的费用系陈某自行扩大损失,根据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七十三条“被侵权人对同一损害的发生或者扩大有过错的,可以减轻侵权人的责任”之规定,该部分损失应由其自行负担。后经依法核定判决某保险公司、李某赔偿陈某40余万元。
在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中,住院时间是衡量被侵权人损失的重要依据。“挂床住院”又称“假住院”,被侵权人往往利用举证难、治疗行为难以分辨等,通过“挂床住院”企图获得更多的住院伙食补助费、误工费、营养费等赔偿,这不仅人为加重了侵权人的责任,也以欺诈形式牟取不当利益损害了社会风气。本案中,法院认定陈某有434天无任何治疗行为,属于典型的“挂床住院”,对其主张的相关损失不予支持,通过司法裁判对“挂床住院”行为予以否定性评价,倡导诚实守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拾得失物应该返还
悬赏酬金亦当履行
周某系某小区保安,韩某系某村村民。2022年12月某天,周某在某小区清理消防垃圾时不慎将一枚黄金戒指丢失。因消防垃圾最后转运至垃圾填埋场,周某前往该处寻找,并对外公开宣称谁捡到戒指给予酬金2000元。同日,韩某在垃圾填埋场捡拾废旧物品时捡到了周某遗失的戒指。双方因酬金问题无法协商一致,周某报警,经民警协调无果,周某诉至宜昌市秭归县人民法院要求韩某返还戒指。韩某则提起反诉,要求周某支付2000元酬金。
法院经审理认为,民法典第三百一十四条规定:“拾得遗失物,应当返还权利人。拾得人应当及时通知权利人领取,或者送交公安等有关部门。”韩某在捡拾垃圾过程中捡到周某遗失的戒指,应及时通知周某并返还戒指。同时根据民法典第三百一十七条第二款“权利人悬赏寻找遗失物的,领取遗失物时应当按照承诺履行义务”及第四百九十九条“悬赏人以公开方式声明对完成特定行为的人支付报酬的,完成该行为的人可以请求其支付”之规定,周某曾公开表示如有人捡到戒指并归还将支付2000元酬金,具有悬赏广告的性质。在韩某捡到戒指归还时,周某应按照承诺支付报酬。承办法官据此组织双方当事人进行调解,梳理问题症结,经过释法说理,双方当事人达成调解协议,韩某当庭返还周某戒指,周某当庭支付韩某悬赏报酬1500元。
本案中,法官通过释法说理,使韩某明白“拾金索酬”不可取,更不能以未支付酬金为由拒绝返还遗失物,周某作为悬赏人也应信守承诺,积极引导当事人进行调解,最终实质性化解纠纷。拾金不昧是我国的传统美德,诚实守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我们应弘扬优良传统,共同构建和谐美好的社会环境。
遗嘱自由也有限制
必留份额助老扶弱
李某与其前妻钱某婚后共生育3个女儿,钱某去世后,李某与原告张某再婚,共同生活十余年,其间,李某一直由张某照顾生活起居。
2023年李某因病去世,留有个人房产一套。李某生前立下遗嘱,该房屋由女儿李某某继承。张某认为,其作为李某的配偶,享有法定继承权,且其看护、照顾、扶养李某多年,现自己年老多病,无经济来源又缺乏劳动能力,分配遗产时应当予以照顾,可以适当多分。遂诉至潜江市人民法院,请求判决其对李某的遗产享有一半份额。
法院经审理认为,遗产是公民死亡时遗留的个人合法财产,公民可以立遗嘱将个人财产自行指定由法定继承人的一人或者数人继承。遗嘱虽然自由,但是也会受到一定限制。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四十一条规定:“遗嘱应当为缺乏劳动能力又没有生活来源的继承人保留必要的遗产份额。”
本案中,李某虽有处分自己财产的权利,但张某作为法定继承人,在遗嘱生效、继承开始时已年满75周岁,既缺乏劳动能力又没有生活来源,李某在立遗嘱时应为其保留必要的遗产份额。法院在充分尊重李某自书遗嘱意愿的基础上,结合遗产价值、李某和张某共同生活时间、张某目前实际生活需要等情况,判决张某享有被继承遗产份额价值为39000元,该款项由李某某以所继承案涉房产折价进行支付。
法官表示,“必留份制度”是我国民法典继承编的一项重要制度,是对遗嘱人遗嘱自由的限制,本质是为了保护缺乏劳动能力又没有生活来源的继承人的利益。本案中,张某与李某相伴于人生的晚年,在双方共同生活期间,张某对李某尽到了扶养和照顾义务。李某去世时,张某作为法定继承人既缺乏劳动能力又没有生活来源,虽然李某所立自书遗嘱未为其留有必要的遗产份额,但在遗产处理时应当为其留下必要的遗产。本案准确适用“必留份制度”,既保护了年老又无生活来源的张某的合法权益,又尊重了李某在遗嘱中指定李某某继承案涉房产的遗愿,实现了保护困难群体和尊重遗嘱自由的平衡,对弘扬中华民族扶弱助困的传统美德、构建和谐文明家风具有重要意义。
仅退款变身零元购
有违诚信退货解纷
代某通过某购物平台在黄某经营的个人店铺购买了价值100元的女式运动服套装。代某签收后,通过平台告知黄某衣服尺码不对。黄某协商重发货物,代某在收到重发货物后,再次提出衣物有污渍、颜色有误差。黄某要求代某提供照片,但代某拒不提供并向平台申请了“仅退款”,收到全额退款后货物一直未退。黄某多次与代某协商处理退货事宜,被代某拒绝。黄某为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向荆州市公安县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代某返还货款100元并赔偿维权费用。
法院经审理认为,消费者在享受“七天无理由退货”便利的同时,也应严格依约履行义务,不得滥用民事权利,损害他人合法权益。消费者无论是以商品不符合质量要求为由解除合同还是行使“七天无理由退货”解除合同,都应及时与经营者协商退款退货。
本案中,代某作为消费者利用平台“仅退款”的规则变相“零元购”,商家黄某多次与其协商后仍拒绝退货,其行为不仅违反了合同约定,也有损诚信消费的网上购物环境。法院在受理该案后,承办法官主动联系代某了解案件情况,并对其进行释法说理。代某认识到自身行为的不当之处,主动联系黄某协商退货等事宜。最终双方达成和解,黄某向法院申请撤诉,纠纷得以圆满解决。
承办法官庭后指出,良好的电商生态环境需要三方共同维护,消费者购物时应依法诚信履约;商家则应诚信守法经营,如遭遇不合理的“仅退款”申请可向平台申诉或通过法律手段维权;电商平台更应积极承担主体责任,不断完善售后服务机制和规则体系,促使消费者和商家的合法权益得到有效保障。
法规集市
民法典相关规定
第三百一十四条 拾得遗失物,应当返还权利人。拾得人应当及时通知权利人领取,或者送交公安等有关部门。
第三百一十七条 权利人领取遗失物时,应当向拾得人或者有关部门支付保管遗失物等支出的必要费用。
权利人悬赏寻找遗失物的,领取遗失物时应当按照承诺履行义务。
拾得人侵占遗失物的,无权请求保管遗失物等支出的费用,也无权请求权利人按照承诺履行义务。
第四百九十九条 悬赏人以公开方式声明对完成特定行为的人支付报酬的,完成该行为的人可以请求其支付。
第五百五十八条 债权债务终止后,当事人应当遵循诚信等原则,根据交易习惯履行通知、协助、保密、旧物回收等义务。
第一千一百四十一条 遗嘱应当为缺乏劳动能力又没有生活来源的继承人保留必要的遗产份额。
发表评论
2025-04-06 15:36:11回复
2025-04-06 12:52:19回复
2025-04-06 14:03:10回复
2025-04-06 11:18:39回复
2025-04-06 10:10:18回复
2025-04-06 13:37:38回复
2025-04-06 15:07:40回复
2025-04-06 10:24:28回复
2025-04-06 11:43:34回复
2025-04-06 15:20:30回复
2025-04-06 08:56:45回复
2025-04-06 14:18:21回复
2025-04-06 18:07:09回复
2025-04-06 13:21:18回复
2025-04-06 09:12:37回复
2025-04-06 17:51:48回复
2025-04-06 11:42:29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