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潘从武 通讯员 李华太

近年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公安机关坚持以警为本,积极探索打造“健康+幸福+战斗”警队模式,不断推动爱警暖警工作提档升级,用心用情用力凝聚警心,增强警察健康指数和警营幸福指数,提升队伍战斗指数和群众安全指数,有力确保了新疆社会大局持续稳定。

注重劳逸结合 提高警察“健康指数”

新疆公安厅高度重视民警辅警身心健康,通过调整勤务模式、落实轮休制度、畅通就医渠道、定期健康体检、心理诊疗干预等措施,为广大民警辅警安心安身安业提供坚强保障。

2024年5月13日至18日,新疆总工会开展公安一线辅警休疗养活动,来自基层公安机关的130名公安辅警参加;2024年10月28日至11月1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公安厅举办公安英模思政教官培养暨健康休整培训班……这些都是关爱民警辅警身心健康举措的缩影。

近年来,新疆公安机关累计培养储备专职心理健康服务人才400人、兼职人才900人,研发制作“新疆公安心理健康系列微课堂”,开设心理健康咨询热线,常态化组织开展点对点心理疏导活动。

“我们积极协调医院,建立了‘全面体检+菜单式体检’的模式,全面提升体检的覆盖面和针对性,依托大数据深度分析民警辅警体检档案,实现其身体健康智能保护。”克拉玛依市公安局工会副主席郭丽介绍。

目前,新疆各级公安机关根据年龄、性别开展定制化体检,精准开展温馨提醒服务,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赢得了广大民警辅警的点赞好评。

强化职业认同 增强警营“幸福指数”

“2024年以来,新疆公安机关办理维护民警执法权益案事件600余起,先后为千余名民警辅警澄清正名,通过召开新闻通气会,向社会发布10起维权典型案例,形成了辱警袭警必严惩、自觉配合公安执法的良好氛围。”新疆公安厅维权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人介绍。

近年来,新疆公安厅制定实施28项爱警暖警举措,努力在执法维权、优抚优待、表彰激励等方面探索前行,设置“新疆公安英烈守护计划”“新疆公安英烈传承计划”,对因公牺牲因公受伤和作出突出贡献民警辅警发放慰问金,激发了公安队伍的蓬勃活力,广大民警辅警职业归属感荣誉感极大增强。

2022至2024年,新疆公安机关有68名辅警荣记“特级嘉奖”、万余名辅警被记嘉奖,22名辅警获评“辅警之星”、178名辅警获评“百佳辅警”,先后有一批优秀辅警荣获“中国好人”“全国优秀共青团员”“全国见义勇为勇士”“自治区道德模范”“新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好人好事”“自治区岗位学雷锋标兵”等荣誉称号。

2024年,自治区公安厅联合自治区妇联、团委、总工会、退役军人事务厅,通报表扬了100名成绩突出女民警、50名好警嫂、50名爱警母亲,50个成绩突出青年集体、100名成绩突出青年民警,100名成绩突出退役军人,激励了广大公安民警辅警忠诚奉献、担当作为。

凝聚警心活力 提升警队“战斗指数”

归属感和凝聚力催生强大战斗力。新疆公安厅牢固树立“群众第一、基层第一、民警第一”鲜明导向,通过推行爱警暖警惠警一套组合拳,提升了公安队伍凝聚力向心力战斗力,增强了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2024年度新疆群众安全感满意度达99.42%,创历史新高。

与此同时,新疆公安机关坚持民生为本,保持对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严打高压态势,切实保护人民群众的“钱袋子”。2024年,电诈案件发案数同比下降21.4%,损失金额数同比下降16.8%,为群众返还被骗资金同比上升76%,成功阻止6010起电诈案件,避免群众损失2.17亿余元;共侦破各类经济案件3000余起,挽回经济损失120亿余元,大力营造了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

新疆公安机关还问需于企、问计于民,深化行政管理服务改革,积极推行线下办事“一窗通办”、线上办事“一网通办”。目前,新疆公安已实现“一窗通办”全覆盖,“新疆公安微警务”实现7类117个事项“一网通办”。据统计,“新疆公安微警务”运行以来,新疆公安机关共办理各类便民业务863.24万笔、惠及群众4312.14万人次,办事成本平均降低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