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曹恩惠 上海报道
正在筹划转让控制权的江西海源复合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海源复材(维权),002529.SZ),复牌归来,但二级市场似乎并不看好这场交易。
3月31日,海源复材开盘后即上演“天地板”——以其涨停价格开市却直线“一字跌停”,截至发稿时该公司股价暂报8.47元/股,市值为22亿元。
在停牌前,海源复材的股价为9.41亿元/股,这一价格与该公司控股股东江西赛维电力集团有限公司(下称赛维电力)所筹划的控股权转让价格相当。
根据公告,赛维电力拟将其持有的上市公司3717.50万股股份,以每股9.42元合计约3.50亿元的价格,协议转让给新余金紫欣企业管理中心(有限合伙)(下称新余金紫欣)。转让完成后,新余金紫欣持有海源复材约14.2981%股份,赛维电力的股份占比则降至为3.8462%。股份转让完成后,海源复材的实际控制人将由甘胜泉变更为刘洪超、丁立中、刘浩三人。
值得一提的是,上述股份转让协议已生效。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此前报道,这已经不是海源复材第一次筹划控制权转让。早在2020年,连续两年亏损并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的*ST海源,获得了赛维电力与甘胜泉的“青睐”——后者以近5.50亿元的代价成为新的实际控制人,并将*ST海源从退市边缘拉回来。
然而,对比接手时的价格,甘胜泉以及赛维电力的交易略有折价。不过,考虑到赛维电力曾于2022年、2023年先后高位减持套现合计约1.5亿元股份,算上此次控股权转让作价,甘胜泉以及赛维电力即已经回笼约5亿元资金。
事实上,此次股份转让后,赛维电力仍持有海源复材约1000万股股份,对应市值约0.85亿元。
截至目前,海源辅材的主营业务包括复合材料制品、光伏组件以及机械装备。以2024年上半年业绩为参考,其光伏组件业务处于亏损状态,上半年的毛利率为-23.30%。
此外,根据业绩预告,海源复材预计2024年亏损1.30亿元至1.69亿元,较2023年同期有可能亏损扩大。且更令投资者意外的是,2024年,海源复材预计营业收入仅为1.60亿元至2.08亿元,不足3亿元。这将触发深交所规定的上市公司出现“最近一个会计年度经审计的利润总额、净利润、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三者孰低为负值,且扣除后的营业收入低于3亿元”的情形,即海源复材将再度走到退市边缘。
有业内分析人士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指出,海源复材目前已经沦为典型的“壳公司”。
记者注意到,截至2024年三季度末,该公司总资产仅为9.36亿元,净资产为4.09亿元。
股权结构显示,新余金紫欣的股东方包括新余市高欣集团控股有限公司、江西省金融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共青城紫能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以及滁州市紫锳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出资比例分别为42.84%、28.56%、22.85%、5.74%。
这其中,刘洪超、丁立中、刘浩为滁州紫锳的共同实际控制人,并通过滁州紫锳间接控制新余金紫欣,为新余金紫欣的共同实际控制人。
值得注意的是,刘洪超、丁立中、刘浩作为深圳市紫光照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下称紫光照明)的共同实际控制人身份,使得其此次受让海源复材控制权的意图引发外界遐想。
公开资料显示,紫光照明曾在2020年冲击科创板IPO,但上市未果。随后几年里,紫光照明版图扩大,并于2022年组建集团总公司,摇身变更为紫创光科(深圳)节能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下称紫创光科)。
紫创光科的官网显示,该集团公司目前产品分为四大类:工业照明、新能源、人工智能以及智慧联控平台。其在新能源产品领域覆盖光伏组件、储能电池、充电桩以及智能微电网,与海源复材存在业务交集。
根据紫创光科介绍,该公司已于2023年启动创业板IPO辅导工作,2024年推进创业板IPO。不过,截至目前尚未有新进展。
新余金紫欣溢价拿下控制权,并且海源复材已经连亏多年并再度走到退市边缘。这意味着若只靠海源复材自有资产扭转颓势,其难度较大。
因此,新余金紫欣接盘海源复材,外界即猜测或为其所投资产上市做铺垫。
发表评论
2025-03-31 18:31:23回复
2025-03-31 17:55:00回复
2025-03-31 23:00:08回复
2025-03-31 23:06:01回复
2025-03-31 20:01:55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