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经济参考报
3月30日,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邮储银行发布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预案公告,拟募集金额不超过5200亿元(含本数),扣除相关发行费用后将全部用于补充公司的核心一级资本。业内人士指出,这意味着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资本补充迎来实质性进展。在资本基础进一步夯实之后,国有大行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将进一步增强。
具体来看,中国银行、建设银行此次发行的发行对象为财政部。其中,财政部拟通过现金方式全额认购中国银行本次发行的股票对该行进行战略投资,该行本次发行的募集资金规模不超过1650亿元。
建设银行公告,该行董事会审议通过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方案等议案,拟引入财政部战略投资。本次发行的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1050亿元。
交通银行公告,公司拟向特定对象财政部、中国烟草及双维投资发行A股股票,募集资金规模不超过1200亿元。其中,财政部拟认购1124.2006亿元,中国烟草拟认购45.7994亿元,双维投资拟认购30亿元。该事项已通过公司董事会审议,尚需股东大会及类别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和取得有关审批机关的批准或核准。
邮储银行公告称,拟向财政部、中国移动集团和中国船舶集团发行A股股票,募集资金规模为1300亿元。其中,财政部拟认购金额1175.7994亿元、中国移动集团拟认购78.540607亿元、中国船舶集团拟认购45.659993亿元,认购金额将按照监管机构最终批复的募集资金规模确定。
银行业是我国金融业的主体,而大型商业银行是银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六家国有大行最新发布的2024年年报,截至2024年年末,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交通银行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的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分别为14.1%、11.42%、12.20%、14.48%、10.24%和9.56%。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拟发行特别国债5000亿元,支持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补充资本。“资本补充是增强风险抵御能力的重要手段,也是提升银行服务能力的重要方式。服务实体经济不但需要资金,更需要资本。”招联首席研究员董希淼表示,这将增强大型商业银行发展稳健性和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更好地发挥其在金融体系中的“压舱石”作用,促进金融安全稳定和经济高质量发展。
“通过‘一行一策’的差异化注资方案,既遵循市场化定价机制,又严格履行上市公司决策程序,彰显法治化运作原则。资本补充将直接增强银行服务实体经济的潜能。”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
明明说,当前国有大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明显高于监管底线,经营稳健,但面对经济转型期信贷扩张需求与TLAC(总损失吸收能力)监管要求趋严的双重压力,本次注资实为未雨绸缪的主动作为,而非被动风险处置。“资本实力提升后,银行风险抵御能力将显著增强,既能够为化解房地产债务风险、地方平台转型提供安全垫,也有助于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明明分析称。
发行特别国债支持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补充资本,更是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协同发力的重要体现。
“此举有助于在息差持续缩窄以及房地产调整转型期背景下提升商业银行的抗风险能力,是财政与金融协同防风险、促发展的积极体现。”粤开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罗志恒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数据显示,受经济周期和结构转型等因素影响,2024年四季度末大型商业银行净息差已降至1.44%,为历史最低,也低于商业银行平均水平。
明明表示,今年中央财政力度扩张明显,预计央行将通过MLF(中期借贷便利)超额续作、加大逆回购投放、必要时启动降准等方式对冲流动性压力,构建“财政发力+货币护航”的政策组合,实现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良性循环。
发表评论
2025-03-31 18:56:30回复
2025-03-31 11:31:51回复
2025-03-31 09:59:19回复
2025-03-31 14:42:23回复
2025-03-31 09:45:29回复
2025-03-31 13:18:35回复
2025-03-31 15:35:03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