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赵颖 见习记者 胡建霞

“同学们,请仔细聆听这段音乐,听到长音时就撕开手中的草稿纸。”在第二届全国社会心理服务创新发展大会召开之际,记者走进四川省自贡市蜀光绿盛实验学校,心理教师正在带领学生进行团体心理辅导。

为青少年健康成长注入“心”力量  第1张

图为蜀光绿盛实验学校正在开展团辅课

“近期,班主任发现部分学生因学习压力导致情绪变化,便预约了这节团辅课,旨在调整学生心态,提升专注力。”蜀光绿盛实验学校副校长江雪梅表示,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重在预防,学校通过创办“解忧杂货铺”让学生撕掉“标签”,做不被定义的自己,并开办“馨语小屋”心理咨询室,让一些“开口难”的青少年有了倾诉窗口。

将爱的种子播撒在困境儿童心田

童年的心理创伤,需要用一生去治愈,大部分心理问题的根源可以追溯到童年。然而,爱之花盛开的地方,生命便会欣欣向荣。

“爸爸做了违法的事,他被警察带走时说让我把自己关照好。”小曦说。回想起2003年在西安儿童村给罪犯子女上心理课的情景,陕西省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会会长宋馨潸然泪下,“这些孩子心灵深处隐藏着尚未愈合的伤痕,他们需要更多的关爱与心理健康教育。”

为青少年健康成长注入“心”力量  第2张

图为宋馨在圆桌对话会上分享为困境儿童提供心理健康关爱服务

为此,宋馨毅然许下承诺,决心为这些孩子打开一扇心灵之窗。她撰写了“青少年人生格言”,以励志教育、自信教育、感恩教育、真善美教育为一体,鼓励孩子给宋妈妈写信,帮助孩子们从自我否定走向自信。宋馨带领爱心团队给父母不在身边、长期缺乏关心引导的困境儿童每月进行心理健康讲座,通过品读格言、书信往来、励志演讲等方式帮助孩子们敞开心扉,拥抱美好生活。

“在您来之前,我们很多人都陷在家庭的困境中,是您带我们一起走过‘爱的旅程’,将我们从风雨中拯救出来,让我们面朝阳光,积极努力生活。”在写给宋妈妈的信中,浩浩说。

2021年,宋馨走进青海省海东市循化撒拉族自治县,用4天时间走访了8所学校,很多学生都是留守儿童。“我一定是我生命的主人,我感谢关爱我的人……”当孩子们齐声朗读“青少年人生格言”的那一刻,内心回荡着一股温暖而坚定的力量。

“我会坚持读‘青少年人生格言’,您下山注意安全,等我长大了要去西安看您。”小辉说。这一刻,宋馨的心中涌动着一股难以言喻的甘甜。

在高山之巅,一位校长的感触令宋馨尤为深刻:“当了两年班主任,从未见过孩子们如此笑容满面。宋老师请放心,我一定会将阳光教育工作做得更好,让心灵阳光照亮更多角落。”

“孩子们的自信教育是核心,爱的教育是灵魂。”自2018年全国宋馨阳光教育爱心联席会成立以来,这股温暖而坚韧的力量已悄然渗透至青海、湖南等全国18个省份,见证着困境儿童从低头含胸到昂首挺胸、从自卑到自信的蝶变。

拉住困在“情绪旋涡”里的青少年

中小学生正处于身心发育的关键时期,由于生理和心理发育尚未完全成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为帮助青少年纾解情绪、化解心结,“青听益站”全国12355网络平台小程序依托专业力量,开展“面对面”视频连线、“键对键”文字交流、“心贴心”树洞倾听,为青少年提供多样化的心理服务。

北京青少年服务中心副主任李婧介绍,北京12355青少年心理与法律服务热线已陪伴青少年走过20年。一群专业的心理咨询师守候在热线旁,为来电者“解疙瘩”,抚慰着每一颗需要关爱的心。

在一个寒气透骨的冬夜,小学四年级学生小芳准备做出伤害自己的行为。关键时刻,她拨通了12355热线。电话里的她情绪失控,哭泣着说:“我太难受了,可不可以帮帮我。”

此时,接线员韩玲稳定她的情绪,试图转移小芳注意力。得到对方回应后,韩玲谨慎地说,“咱们好好聊聊天,你找个安全的地方慢慢说好吗?”

确定小芳安全后,韩玲通过沟通了解到,2个月前小芳开始辍学,父亲带她去医院,经医生诊断其患有心理疾病。小芳因为没人能理解自己,存在自残的想法。

如何在紧急情况下,拯救迷失的心灵?最重要的是理解和共情,需要接线员从复杂的情况中找到症结所在。韩玲鼓励和认可小芳,安慰她不要因为别人的看法影响自己、伤害自己,安抚她进屋暖暖手,确保人身安全。最终,经过韩玲的开导,小芳消极情绪得到有效缓解。

家校社医协同守护未成年人“心”健康

近年来,因家庭教育不当引发的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危机事件时有发生。如何破解这一难题?“亲子沟通班会课”是高效路径之一。

为青少年健康成长注入“心”力量  第3张

图为圆桌对话会现场

在“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服务体系探索——家校社医如何深度协同”圆桌对话会上,浙江师范大学教授李伟健提出建立“三全”家庭教育指导体系,即全员家长参与家庭教育研修、全员教师参与家庭教育指导、全体学生参与家校积极教育。

“传统家长会是‘教师讲、家长听’,而亲子沟通班会课是‘家长与孩子共同参与、在活动中反思’的浸润式课堂。”李伟健介绍,通过让家长扮演孩子,体验被指责、被忽视的感受,学会换位思考进行情境模拟;通过“倾听三分钟”进行共情训练,让家长学习如何真正理解孩子的需求,最终让家长与孩子共同制定规则。

通过近两年的实践,90%以上的教师通过参加工作坊培训后,能够独立设计亲子沟通课;家长主动参与家庭教育研修的比例高达90%,家庭教育理念显著提升,教育方式更加科学合理。

“世界在你眼前,我们在你身边。无论走多远,我们都在这里,给予孩子无声的陪伴。”常州市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指导中心主任霍雄鹰介绍,中心以“360度保障成长,365天呵护心灵”为助人理念,与学校、家庭、医生、社会和政府部门联动,完善教育、培训、咨询、发现、干预和转介的“一体化”运转机制。

2022年,常州市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指导中心在市公安局110指挥中心支持下,成立“警教联盟”,建立“EHP”援助机制,通过组建经验丰富的心理危机干预服务团队,实现未成年人心理危机事件的精准研判、一键转接和三方通话功能,以最大力度、最快速度、最高效率保障未成年人安全。2024年,三方联合妥善处理了5起紧急危机事件。

心理健康教育不是某个机构的责任,而是需要全社会共同编织安全网。当孩子们学会用心理学智慧面对人生时,影响的不只是个体命运,还可能关乎国家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