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财联社

财联社2月23日讯(编辑 周颖),当松下电视已是落日余晖,《哪吒2》、DeepSeek与宇树科技却以燎原之势,在动画、AI与机器人领域点燃中国创新的星火。时代的列车疾驰,谁掌握了硬核科技,也就意味着谁拥有了继续前行的“车票”。

实际上,从大势来看,这既是新一轮“自我革命”的新生与蜕变,也是中国品牌崛起浪潮带来的必然结果,这场无声的攻防,正演绎着一场从技术霸权更迭到产业链重构的百年变局。

▍松下“Ideas for Life”成为历史 盘点那些刻进DNA的广告词

春节后,松下退出电视业务的消息刷屏网络,不过,2月6日,松下控股发布声明称,对于电视机等“存在问题”的业务,正进行研讨,包括出售或退出等相关事宜,均未作出决定。

虽然退出电视机业务遭到松下否认,不过日益衰落的市场竞争力,已让曾经看起来坚不可摧的松下电视走下神坛,市场对“传闻”的关注之高,更是对松下电视江河日下的唏嘘。

1952年,松下电器(现松下控股)推出第一台家用电视机,自此开启了长达70余年的电视制造史。作为日本制造业黄金时代的代表,松下电视曾以技术领先和品质稳定著称,2007年其电视业务销售额一度突破1万亿日元(约合人民币480亿元),全球市占率超10%。

2006年大阪堺工厂,松下工程师坚信等离子是“人类显示技术的终极形态”,却不知在平板电视时代,液晶电视逐渐成为市场主流,彼时,中国合肥的京东方6代线已悄然运转,当海信在2018年世界杯打出“中国第一,世界第二”的广告时,松下电视的全球份额正不断被蚕食。而中国品牌凭借产业链优势、成本优势等,近年来市场占有率持续增长。

时代的列车疾驰:松下电视已是落日余晖,中国智造加速驶向未来  第1张

据TRENDFORCE,2010年以后,松下电视就走上亏损的下坡路,逐渐退出第一阵营。2013年,松下宣布2003年制定的“ideas for life”口号使用至当年3月,之后仅使用品牌标志“Panasonic”。

2025年,东京秋叶原电器街的松下标牌被海信8K激光电视广告覆盖,曾经象征“日本精工”的蓝色LOGO,彻底成为了过去式。

除了松下的“ideas for life”,还有很多的广告词跟随品牌被淹没在了历史的洪流中。

1975年,柯达实验室里,工程师史蒂文·塞尚颤抖着按下快门——人类第一台数码相机诞生了。2012年柯达破产时,其数字成像专利组合以5.25亿美元贱卖给苹果、谷歌联盟。当年那句“Kodak Moment”(柯达时刻),最终定格在纽约破产法院的拍卖槌声里。柯达博物馆的解说词成了黑色幽默:“我们发明了未来,却选择活在过去。”

2004年,摩托罗拉经典的V3“刀锋”手机风靡全球,那句“HELLO MOTO”的广告词,当年火遍大江南北。然而,当智能手机浪潮来袭时,摩托罗拉却因固守传统功能机设计而错失良机。尽管其在2009年推出首款Android手机,但已无法挽回市场份额的流失。如今,摩托罗拉的广告词和曾经辉煌的翻盖机,只能成为手机博物馆里的展品,见证着技术迭代的残酷。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诺基亚曾牢牢占据着全球手机第一的位置长达15年,在2013年微软收购仪式上,其广告词被改成“Connecting to Microsoft”。近日,诺基亚手机的生产及品牌运营方HMD Global对外宣布,停产所有诺基亚品牌智能手机,这一决定标志着诺基亚智能手机时代的终结。

▍中国制造走向世界 从技术霸权更迭到产业链重构的百年变局

当国外品牌渐渐没落之时,另一边,中国企业已经开始弯道超车,一些标语已暗藏锋芒,这场无声的攻防,实则是从技术霸权更迭到产业链重构的百年变局。

海信:中国第一,世界第二

松下电视退局,同样做电视机的中国品牌海信却在一步步做大做强。2018年收购东芝电视后,海信在日本实施“双品牌战略”:用东芝攻占高端市场,用自有品牌收割中低端。近日,行业数据机构BCN的发布了2024年度日本彩电市场相关报告。结果显示,海信集团以41.1%的市场份额领跑日本市场,其中海信从东芝收购的子品牌REGZA占25.4%,而海信品牌则以15.7%市占比位居第三。此外,TCL科技集团则以9.7%的份额紧随其后,市场表现超越了日本本土知名品牌索尼和松下。如此数据背后,折射出海信系电视在日本市场进一步受宠的“趋向”。

时代的列车疾驰:松下电视已是落日余晖,中国智造加速驶向未来  第2张

(注:数据来自BCN综研,数据截止日期:2024年12月31日,括号内为2013年全年数据。)

这背后源于中国品牌在价格上展现出强大竞争力,松下55英寸液晶电视售价约20万日元(约合人民币9320元),而海信同类产品售价不到10万日元(约合人民币4660元)。如此价格落差,怎能不让消费者“动心”。此外,海信并在产品品质上保持竞争力,从而成功折服了日本消费者的“心”。

在2022年的卡塔尔世界杯上,“中国第一、世界第二”的标语,让全世界的体育观众都对海信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华为:一生万物,万物归一

谷歌断供GMS服务第47天,华为亮出鸿蒙系统。这个被西方媒体称为“安卓模仿者”的系统,如今已搭载在4.5亿台设备上,其“一生万物,万物归一”的广告词,正成为IoT时代的圣经。

2024年,华为以7126.02亿元的品牌价值荣登中国品牌500强榜首,智能手机业务更是一骑绝尘,2024年全年,华为以18.3%的销售份额在中国手机市场中排名第一。2024年四季度,华为以18.1%的市场份额稳居中国手机市场第一。

比亚迪:Build Your Dreams

当丰田执着于氢能源时,比亚迪押注磷酸铁锂电池,用“刀片电池”破解安全与密度悖论。2024全年,比亚迪全球销量同比大涨41.26%,至427万辆,首次突破400万辆大关,首次拿下了中国市场的销量第一。2024年第四季度,比亚迪以2011亿元的营收和50.68万辆的纯电汽车销量,力压特斯拉,成为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营收、纯电汽车销量的三项第一。更以“Build Your Dreams”广告登陆超级碗,在北美市场复刻华为“爵士人生”的营销神话。

联想:人类失去联想,世界将会怎样

作为中国IT产业的先行者,联想集团是最早树立国际化愿景并成功实现的中国企业之一。如今,联想集团已在全球拥有18个研发基地和30多家制造工厂,业务覆盖全球180个市场,75%以上营收来自海外。

2005年,联想收购IBM个人电脑业务后,开启了全球化征程。2018年,联想在印度市场实施“双品牌战略”:用ThinkPad品牌占据高端商务市场,用自有品牌Lenovo收割中低端消费市场。2018财年,联想以创纪录的市场份额重夺个人电脑全球市场第一,这一成绩标志着联想在个人电脑领域的强大竞争力和市场认可度。

根据Canalys最新市占率数据,2024年四季度联想PC全球市占率为25%,稳居全球第一,并创下三年新高。此外,Ipsos近日发布“2024中国品牌全球信任指数排行榜”,通过调研来自20个海外市场的16000名消费者,其中,联想集团位居榜首,成为全球值得信任的中国品牌。曾经一句“人类没有联想,世界将会怎样”,让人们记住了这么一个中国国产科技品牌联想。

海尔:真诚到永远

2016年,海尔收购通用电气家电业务后,加速全球化布局。2018年,海尔在澳大利亚市场实施“双品牌战略”:用GE Appliances品牌攻占高端市场,用自有品牌Haier收割中低端市场。2024年,海尔在澳大利亚家电市场份额达到42.5%,超越西门子、松下等国际品牌。2024年海尔全球营收达到401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8%,利润总额达到30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3%,创下历史新高。 一句“真诚到永远”,在不同的时代,谱写着不同的感动与担当。

▍国潮新势力三重奏:中国智造如何用硬核实力颠覆全球产业规则

除了这些国产老品牌的崛起,2025年刚开年,国产新势力也一炮打响,《哪吒2》横扫全球票房的血脉喷张、DeepSeek以极低的算力投入撕裂AI垄断的铁幕、宇树科技9.9万元机器人掀起的消费海啸——正编织成一张新的价值网络。

【国漫之光】《哪吒2》:东方美学的工业革命

当全球动画界还在惊叹《哪吒之魔童降世》创下的50亿奇迹时,《哪吒2》以150亿票房登顶全球动画影史之巅,用80%的特效镜头占比和仅5亿元制作成本,书写了"中国式性价比"的行业神话。这部承载东方美学的现象级作品,不仅打破了好莱坞对动画工业美学的垄断,更用130余家本土团队的联合攻坚,印证了中国创意与技术的深度融合。

面对国际团队的傲慢,导演饺子带领团队完成了一场震撼业界的"技术突围战"——1948个特效镜头全部由国内工作室自主研发,通过流程优化将单镜头成本压缩至好莱坞同类作品的1/5。正如导演饺子所言:“国际团队曾以傲慢对待我们,但最终我们用作品证明了中国动画的硬实力。”

【中国AI新势力】DeepSeek:算力封锁下的逆袭密码

当美国试图用芯片禁令锁住中国AI咽喉时,深谙"算法即算力"之道的DeepSeek给出了惊艳答卷。这个被硅谷称为"AI界性价比之王"的中国大模型,仅用558万美元训练成本就实现了对ChatGPT-4o的多维度超越,将单位算力效率提升18倍。正如Scale AI创始人感叹:"中国团队正用算法革命重构AI开发范式。"

更令行业震动的是,DeepSeek的开源策略打破了传统AI巨头构筑的技术壁垒。其自主研发的模型压缩技术,让普通显卡也能运行千亿参数大模型,这种普惠理念,正在全球范围内掀起AI民主化浪潮。

【机器人革命】宇树科技:重新定义智能硬件的中国方程式

在波士顿动力炫技视频刷屏全球十年后,来自杭州的宇树科技用万元级机器狗改写了游戏规则。这个占据全球69.75%市场份额的"价格屠夫",以9997元的Go2机器狗叩开消费级市场大门,更用9.9万元的Unitree G1人形机器人,将行业均价从50万级直接拉入平民时代。创始人王兴兴的"极致精简哲学"创造了制造业奇迹:通过自主研发关节电机、重构机械结构、首创电驱方案,宇树将零部件数量压缩至竞品的1/3。其全自主生产线和垂直整合能力,让"中国机器人走进千家万户"的愿景加速照进现实。

从《哪吒2》的视觉革命到DeepSeek的算法突围,从宇树科技的硬件革新到更多隐形冠军的崛起,中国企业正用独特的创新方程式重塑全球产业格局,勾勒出中国智造的清晰路径——在西方主导的技术体系外,开辟出"高质效比"的新大陆。当全球还在争论"中国制造"能否转型"中国智造"时,这些国产之光已用硬核成绩单证明:属于中国企业的创新纪元,正以燎原之势到来。

▍结语:撕裂产业旧版图 中国智造正在驶向未来

当日本制造的王冠跌落神坛,中国企业却以顽强拼搏的精神在科技创新领域大显身手。新时代的工业碑文已然镌刻:“Kodak Moment”、“Hello Moto”已成为历史,“Hisense, China's No.1”、比亚迪“Build Your Dreams”则成为时代的新星。

顽强拼搏的精神正点燃中国的科技之树,不过,我们也应该意识到这场变革远非终局。在半导体光刻机的精密殿堂,ASML仍执掌着纳米世界的权杖;在自动驾驶的算法深水区,特斯拉FSD系统依旧固守着技术护城河;在工业软件的底层生态,达索、西门子的数字孪生帝国依然稳固。在科技之海的拼搏中,我们仍有很多未知区仍待探索、突破。

时代的列车不断前行,中国智造加速驶向未来,一个又一个看似坚不可破的科技堡垒正等着我们去攻克。

(财联社 周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