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全国人大社会建设委员会:

加强民生领域法治建设


法治日报记者  蒲晓磊


抓住提高立法质量这个关键,充分发挥人大在立法工作中的主导作用;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加强民生领域法治建设;统筹发展和安全,织牢织密安全法治保障网……全国人大社会建设委员会有关负责人介绍说,2024年,社会委紧紧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扎实有序地谋划和推进社会领域法治建设。

社会委聚焦健全国家治理急需、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必备的法律制度,高质量、高效率开展立法修法。一是牵头修改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和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二是牵头制定见义勇为人员奖励和保障法。开展理论研究和4次实地调研,形成法律草案初稿。三是牵头制定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法。组织召开立法工作推进会和4次立法座谈会,督促有关方面加强研究论证,提高文本起草质量。

社会委围绕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以法治方式提高人民生活品质、增进民生福祉。一是组织实施社会保险法执法检查,形成执法检查报告,有效推动了社会保险法全面、正确、有效实施,保障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二是协助全国人大常委会听取和审议《国务院关于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加强和改进失能老年人照护工作情况的报告》,有力推动了进一步健全养老服务体系,以“小切口”监督促进解决民生“大关切”。三是健全社会保障法律制度,联系督促有关部门,推进养老服务法、社会救助法、社会保险法、医疗保障法等立法修法工作,加快工作进程。

社会委全面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不断健全完善安全领域法律制度,抓住公共安全这个重点持续开展监督,保障更高水平平安中国建设。一是修改突发事件应对法。修订草案由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审议通过,于2024年11月1日起施行,对维护人民安全、公共安全、国家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二是联系审议危险化学品安全法。加强与有关部门的沟通联系,推动起草和完善草案,并对法律草案进行审议。草案已提请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初次审议。三是开展国家消防救援人员法联系审议工作。联系督促有关部门,加快立法进程,深入开展立法调研,答复征求意见,为推进起草工作、提高审议质量打好基础。四是开展关于城市安全发展的专题调研。赴5个省(市)开展实地调研,召开京津冀城市安全协同发展座谈会,委托8个市级人大开展调研,委托开展理论研究,形成专题调研报告,推动提升城市治理现代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