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平安聚焦
□ 本报记者 张昊
1月22日,多元解纷案例库上线。最高人民法院携手16家“总对总”多元解纷机制共建单位以及司法部等4家中央单位,筛选出调解、仲裁、行政复议等非诉讼纠纷解决方式解纷的典型案例,为各类社会主体更好地开展纠纷化解工作提供参考。
农民工向建筑公司讨薪无果,学员家长与某教育培训机构产生预付费合同纠纷,高龄老人遇到赡养难题……《法治日报》记者注意到,在多元解纷案例库中搜索“人民调解”关键词,共可查询到25件人民调解参与解纷的典型案例,围绕群众生产生活中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展示高效、实质性化解矛盾纠纷的“解题思路”。
这些人民调解参与解纷的典型案例反映出人民调解工作的哪些特点?收录这些案例有哪些考量和侧重点?记者就此采访了最高法立案庭副庭长张新庆。
充分发挥人民调解作用
“多元解纷案例库涵盖调解、仲裁、行政复议等非诉讼纠纷解决方式,充分发挥典型案例示范指引作用,针对群众生产生活中常见的矛盾纠纷,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阐释非诉讼方式解决纠纷的可行方案和有效路径。”张新庆说,这是最高法贯彻落实“抓前端、治未病”“坚持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要求的具体举措之一。
截至2月11日,多元解纷案例库已有265件案例,其中包括人民调解参与解纷的案例25件。收录人民调解参与解纷典型案例,基于哪些方面的考量?
“人民调解作为化解人民内部矛盾的主要方式,在预防化解社会矛盾纠纷中具有基础性地位。”张新庆结合一组数据介绍说,2024年,全国法院指导各类调解组织先行调解案件1218.2万件,占诉至法院民事行政纠纷总量的40.2%。其中,指导人民调解成功调解案件729.1万件,人民调解在化解社会矛盾纠纷中进一步释放出活力和潜力,做到定分更止争。
张新庆说,近年来,人民法院切实履行指导人民调解法定职能,完善多元解纷机制,广泛邀请人民调解员作为法院特邀调解员参与化解涉及邻里、土地、物业等常见多发的民间纠纷,为群众提供普惠均等、便捷高效、“不伤和气”的解纷服务,让更多纠纷不出村、社区就能得到实质性化解。
“多元解纷案例库收录包括人民调解在内的通过非诉讼方式成功化解的典型案例,能够为人民群众选择人民调解等非诉讼方式解决纠纷提供更加精准的指引,营造‘有纠纷先调解’的良好氛围。”张新庆说。
精选案例提供参考借鉴
“在一起涉90余户村民的土地纠纷中,人民调解员参与调解,充分发挥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最大程度化解双方对立情绪,促成达成和解,实现案结事了。”采访中,张新庆结合入库典型案例,向记者讲起人民调解参与解纷的特点、优势以及筛选案例入库时的侧重点。
张新庆说,在案件类型方面,入库案例侧重聚焦婚姻家庭、道路交通、物业纠纷、劳动争议、房屋买卖、消费维权等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常见易发纠纷类型,在提高案例指引针对性的同时,又通过以案释法,增强群众依法解决纠纷能力。
“在一起发生在村里的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案例中,人民调解员发挥在解决邻里纠纷方面熟悉村情、‘知心共情’的优势,通过‘说乡里话’‘做家里人’方式,有效化解了村民之间的纠纷,维护了邻里和谐。同时,通过‘现场调解、村民旁听’的形式,实现了‘调解一案、化解一片’的效果。”张新庆表示。
“贴近群众、熟悉村规民约,是人民调解参与此类案件调解的优势,人民调解员能够及时找到双方矛盾症结,缓和对立情绪,促成纠纷实质化解。”张新庆说,在调解方式方法方面,入库案例突出人民调解在化解矛盾纠纷方面的优势、特点,对化解其他类似纠纷具有示范参考意义。
“此外,在案例来源方面,入库案例注重人民调解的普适性,不仅包括地方法院指导人民调解化解纠纷的典型案例,还包括全国工商联、人社部等相关单位推荐的专业性行业性人民调解组织调解的典型案例。”张新庆说。
做实指导调解法定职能
记者发现,多元解纷案例库中的案例,除了基本案情、处理结果外,还详细讲述了处理方式方法、解纷要旨和解纷依据。
在多名农民工与某建筑公司之间因拖欠工资引发的劳务合同纠纷案例中,案涉人员多,情况复杂。住建局、司法局与法院联动调解,充分发挥司法、行政、人民调解的职能,从情、理、法多层次引导双方当事人妥善化解矛盾纠纷。
在涉及70余名学员家长与某教育培训机构“预付式”消费合同纠纷中,法院征得当事人同意后,快速启动“司法调解+行政调解+人民调解”多元解纷机制,邀请教育委员会、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联合开展调解。同时,用好“示范判决”机制,以类案生效判决为指引,促推学员家长与某培训中心就调解方案快速达成了共识。
在高龄老人赡养案例中,法官分析老人家庭法律关系及相关法律规定后,指导当事人所在的村委会党员干部、热心能人等与人民调解员联动发力,共同开展化解工作,一揽子解决了高龄老人关于赡养、百年之后的安葬、财产分割等问题,既确保了老人安享晚年,又有效预防未来可能发生的遗产继承纷争。
“这些典型案例从多个层面发挥指导作用。”张新庆说,多元解纷案例库建设进一步支持保障人民法院做实指导调解法定职能,人民调解员可以通过典型案例及时学习了解各类纠纷调解的理念思路、方式方法、机制举措等,促推调解能力水平持续提升。
“此外,群众可通过互联网检索类似案例,对调解方案、调解结果有更好预期。”张新庆说,下一步,最高法将会同有关单位持续做好多元解纷案例库建设工作,围绕纠纷重点领域和多发领域,不断丰富具有可复制、可推广的多元解纷案例资源,打造具有人民调解、行业性专业性调解、司法调解等各种解纷方式,覆盖民事、行政各种纠纷类型,满足各类主体需求的国家级案例库,为社会各类主体开展纠纷化解提供参考,为群众选择调解等“柔性”方式解决纠纷提供更加精准指引。
发表评论
2025-02-21 02:31:01回复
2025-02-20 19:14:35回复
2025-02-20 22:43:32回复
2025-02-21 05:00:59回复
2025-02-21 01:42:01回复
2025-02-20 18:45:55回复
2025-02-20 22:31:36回复
2025-02-21 04:25:20回复
2025-02-21 04:01:58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