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代表委员履职故事
□ 本报记者 蒲晓磊
关注“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是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市第四中级人民法院副院长李迎新在2024年的一项重要工作。
2024年,在全国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上,李迎新提交了“提升电商平台参与社会治理能力 促进数字经济健康发展”的提案,建议“大力推动数字经济发展,包容审慎监管电商平台,采用行政指导、约谈警示、劝导等柔性手段激励平台企业进行自我规制,营造良好营商环境”。
2024年3月29日,全国政协召开主题为“推进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双周协商座谈会。这是全国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后的首场双周协商座谈会。长期关注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的李迎新,被邀请在座谈会上发言。接到通知后,李迎新认真总结梳理了相关工作资料,并在法院系统走访调研。“近年来,人民法院认真对标世界银行营商环境评价指标,积极探索国际商事争端解决机制和机构建设新路径,助推我国全球营商环境排名实现大幅跃升。但同时也发现,我国在适用仲裁、调解等国际通行解纷方式方面还存在需要完善的地方”。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和调研成果,李迎新在发言时建议,加强法律供给,适度扩大可仲裁事项范围,加大多元解纷机制的资源整合力度。
北京市第四中级人民法院是北京涉数字平台行政监管案件的二审法院,主管行政审判工作的李迎新,在工作中积累了很多与数字经济相关的资料和经验。
2024年,李迎新结合工作经验开展相关调研时,把目光聚焦在网络直播行业。
“随着数字经济迅猛发展,网络直播行业呈现爆发式增长,成为互联网领域中最具活力和潜力的新兴产业之一。网络主播作为行业核心角色,在推动电商发展、内容传播、文化交流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与此同时,网络主播队伍素质良莠不齐,网络直播行业‘野蛮生长’,网络直播行业规范管理仍任重道远。”李迎新说。
李迎新指出,直播行业作为平台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需要不断探索创新直播模式、内容和技术,提升用户体验,同时也要遵守相关监管制度,完善直播平台制度规范,加强对主播的管理。结合全面的调查和深入的研究,李迎新从强化行政多元监管、完善平台对主播内容的审核机制、着力提升网络主播综合素养等三个角度提出建议,并准备在今年的全国政协会议期间提交相关提案。
2024年,无论是关注“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还是聚焦数字经济健康发展,李迎新都有一个保持多年的履职习惯——以法治视角发现问题,在国家层面提出解决方案。
“作为一名法官,通过案件审理实质化解纠纷、守护公平正义是我应担的使命。作为全国政协委员,在深入调查研究后形成高质量提案,是我为国履职为民尽责的应有担当。”李迎新说。
记者手记
记者在与李迎新的交流中了解到,她在对相关话题进行调研后,会结合工作经验从法官视角分析问题。在提出解决方案时,她并不局限于法官视角,而是心怀“国之大者”,在国家层面提出完善制度、加强监管等解决方案。
自担任全国政协委员以来,李迎新提交的提案,或涉数字经济健康发展、完善生育支持政策,或涉未成年人保护、青年就业,无一不是关乎国计民生的大事。
立足委员和法官双重身份履职尽责的李迎新,一直在努力让更多人感受到法治的力量。
发表评论
2025-02-19 23:22:38回复
2025-02-20 04:07:22回复
2025-02-19 21:50:09回复
2025-02-20 02:34:59回复
2025-02-20 00:45:24回复
2025-02-20 05:07:14回复
2025-02-20 00:47:57回复
2025-02-20 07:40:52回复
2025-02-20 05:21:33回复
2025-02-19 20:01:26回复
2025-02-19 23:28:16回复
2025-02-19 21:58:58回复
2025-02-20 07:18:39回复
2025-02-19 19:53:42回复
2025-02-20 02:06:19回复
2025-02-19 22:20:51回复
2025-02-19 20:39:09回复
2025-02-20 06:59:06回复
2025-02-20 02:46:10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