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甄景善
近年来,微短剧市场迅猛发展,相关报告显示,2024年我国微短剧市场规模预计达504亿余元。然而,快节奏、小成本、低门槛的微短剧在火爆流行的同时,也存在内容质量参差不齐、同质化严重、违反公序良俗、侵犯著作权、诱导消费等诸多乱象,同时也暴露出一些平台审核与监管失位、行业规范与制度建设不足等问题。
首先是内容方面的质量不佳、失德问题。不少不具备微短剧制作能力的非专业人士参与其中,追逐流量,导致市场上的微短剧质量参差不齐,部分作品粗制滥造,拍摄质量不佳,剧情缺乏逻辑性,观众观感体验较差。
微短剧大多追求内容的跌宕起伏,通过“打脸”“逆袭”等反差剧情不断制造冲突以调动观众情绪,导致微短剧的制作通常把“观看爽感”放在第一位,从而导致微短剧剧情缺乏创新,套路化严重。部分微短剧为了博取观众眼球,甚至包含色情低俗、暴力血腥、封建迷信等违规内容,宣扬不劳而获、拜金炫富、以暴制暴等不正确的价值观,违背了社会公序良俗,破坏了平台的良好生态,给观众特别是青少年群体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
其次是著作权侵权和违规传播的违法违规问题。目前市场上爆火的微短剧剧本多来源于网文平台的小说,但部分制作方为节省成本,未经授权便直接复制网文小说的核心情节、人物设定,或直接抄袭其他影视剧的故事背景、人物关系等,涉嫌侵犯相关权利人的改编权、摄制权。更有甚者,未经授权直接搬运他人作品,仅简单修改剧名后便作为自己作品在平台发表,涉嫌侵犯相关权利人的著作权。
根据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发布的《关于进一步统筹发展和安全促进网络微短剧行业健康繁荣发展的通知》,网络视听平台不得上线传播未标注许可证或备案号的微短剧。但是,市场上仍存在不少未取得《网络剧片发行许可证》或未完成备案程序便上线传播的微短剧,与之对应的是,平台存在违规推送、引流,进而扰乱市场秩序的行为。
再次,存在诱导消费问题。部分微短剧平台在吸引用户观看时,故意模糊其付费规则。例如,有部分用户在购买了小程序全站会员后,却发现观看其他剧集仍需额外付费。部分微短剧平台在宣传中夸大剧情内容以吸引用户付费,用户付费后却发现剧情与宣传相去甚远,甚至存在“内容缩水”的情况;部分微短剧以“低价解锁”等噱头吸引用户,而实际观看成本达到数十元乃至上百元,涉嫌虚假宣传。目前微短剧相关的平台、小程序种类繁多,鱼龙混杂,部分平台或小程序在用户投诉后直接下架视频或更换运营主体,导致用户难以及时维权。
发生上述问题背后原因在于,微短剧行业规范与制度建设不足。比如,微短剧在制作流程、从业人员水平考核等方面缺乏统一的标准;不同平台审核标准不统一,有些平台审核相对严格,而有些平台审核门槛低,导致部分违规微短剧得以上线传播;对于充值扣费规则、广告植入等商业模式的监管存在一定的空白;多部门协同监管治理,监管标准和治理机制存在偏差等。
此外,一些平台审核、监管失位。在高额投流费用和经营利润的驱使下,个别平台的审核、监管存在一定的缺失,这表现在部分平台违规引流、推送不符合要求的微短剧,也表现在平台对于部分微短剧审核、监管不细致、不全面,存在部分片名低俗、内容违规的微短剧仍在上线传播。
那么,该如何规范微短剧市场发展?
首先要完善法律法规,加强各部门协同监管力度。针对当前微短剧存在多部门协同监管的情况,出台专项法律法规,进一步理顺广电、网信、市场监管等各部门的职责分工,完善统一监管标准,加强各部门之间的合作配合,多方协同治理,促进微短剧行业健康发展。
进一步完善市场准入与退出机制,提升微短剧内容质量。严格执行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发布的《关于进一步统筹发展和安全促进网络微短剧行业健康繁荣发展的通知》等文件精神,认真落实“白名单”制度,确保所有播出、引流或推送的微短剧都持有相应的许可证或完成相应的报备登记程序;认真落实“分类分层审核”制度,清晰区分“重点微短剧”“普通微短剧”及“其他微短剧”,由相应的管理部门进行规划备案和成片审查,同时微短剧的制作方、投流方、推广平台、播出平台等均须对其制作或发布的宣传推广内容审核把关。对于违规微短剧及相应的平台、小程序机构、投流方等,管理部门视情节依法采取发放整改通知书、约谈、停播整改、建议调整责任编辑、追究网站主要经营者责任等处置措施。
加强平台监管,健全投诉机制。各平台应当加强对微短剧内容的日常监管,完善内部审核制度。一方面,构建微短剧内容审核体系,确保平台作品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社会公序良俗,鼓励和推广优质微短剧,打击违规低质微短剧和侵权行为,采取包括但不限于警示、限流、下架、删除、封号等处罚措施。另一方面,规范付费机制,建立透明合理的付费标准,禁止采用默认勾选、强制捆绑续费等手段诱导用户消费,切实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同时,建立健全用户反馈机制,畅通举报投诉通道。
加强版权保护,鼓励自主创新,优化创作生态。平台应进一步完善版权保护机制,严厉打击侵权行为,保护原创者的合法权益。对于优秀原创的微短剧作品,可通过设置激励政策如资金补贴、平台推流、专家指导、专项评奖等多种方式进行扶持,以激发创作者的创作热情,提升作品的质量和影响力,推动微短剧行业持续健康发展。
(作者系北京星权律师事务所副主任)
发表评论
2025-02-19 10:00:12回复
2025-02-19 11:38:58回复
2025-02-19 06:46:17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