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吴琼
□ 本报实习记者 侯梦姗
当地时间2月10日,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行政令,宣布对所有进口钢铁和铝加征25%的关税,同时取消对加拿大、墨西哥等贸易伙伴的免税配额,新关税措施将于3月生效。此前,特朗普还于2月1日签署行政令,以所谓芬太尼问题为由,对中国输美产品加征10%关税。
美方此次再度胡乱挥舞关税大棒,被视为特朗普“贸易战2.0”的开端。国际社会迅速作出反应,纷纷批评美国的单边主义、保护主义行径,认为此举破坏全球贸易秩序,从长远来看美方必将为其短视行为付出代价。
包括英、德等美国盟友在内,多国已经准备好针对美方关税大棒的反制措施。
美出昏招盟友愤怒
连日来,包括加拿大、墨西哥在内的美国主要贸易伙伴,都对特朗普政府威胁式地加征关税行为表示反对和不满。
作为美国最大的钢铁和铝供应国,加拿大被美方加征关税的举措打得措手不及,反应也尤为强烈。加拿大总理特鲁多直言,美国加征关税“不可接受”且“完全不合理”,加拿大的回应将是“坚定而明确的”。
墨西哥总统辛鲍姆11日表示,美国提出的加征钢铝产品关税“对谁都没有好处”,墨西哥将在《美墨加协定》框架内对美国加征钢铝产品关税提出异议。墨西哥经济部长埃布拉德批评美方加征关税的举措是“没有道理的昏招”,将直接冲击美国企业。“特朗普经常提到‘常识’一词。常识告诉我们,不要‘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明确表示,美国加税“不合法且适得其反”,欧盟将采取“坚决且对等的措施”保护企业和消费者。
德国总理朔尔茨称,将对美方加征关税的行为采取报复性措施。法国外长巴罗10日说,欧盟将坚决反击美加征钢铝关税,捍卫自身利益。他认为,欧盟委员会有权采取行动,并将确定反制措施涉及哪些行业。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2月12日在回应有关美方加征关税的问题时强调,搞保护主义没有出路,贸易战、关税战没有赢家,这已经成为国际社会的普遍共识。美方的做法严重违反世贸组织规则,严重损害以规则为基础的多边贸易体制,无益于解决自身的问题。
巴西、日本、韩国等国亦表态反对。巴西总统卢拉称将“对等反制”。日本法政大学教授白鸟浩指出,美国的保护主义政策将对世界经济产生巨大影响。不仅如此,特朗普政府的政策也令日本首相石破茂“颜面扫地”,这凸显美国保护主义的反复无常。韩国代理总统崔相穆称,韩国政府将“采取一切可行措施,最大限度减少外部环境给经济带来的负面影响”。
多国反制箭在弦上
目前,包括多个美国盟友在内,世界多国对美方加征关税的反制措施已箭在弦上。
加拿大和墨西哥可能的“报复清单”涵盖农产品、汽车零部件等美国关键出口领域。特鲁多透露,加方将采取“坚定而明确的”反制措施,包括对美国产品加征关税,并探索非关税手段。加拿大钢铁行业协会也呼吁加拿大联邦政府应对美国钢铁产品征收报复性关税。
墨西哥总统辛鲍姆宣布,已指示墨经济部门对美国采取关税与非关税反制措施。有消息称,墨西哥考虑限制美国企业在能源、电信等战略领域的市场准入。
近年来,欧盟官员一直在拟定对美贸易“报复清单”,打算多管齐下反制美方加征关税。据悉,欧盟可能推动对美国公司采取相关措施,如调查其反竞争行为和劳工标准等,修订各国税法以从美国跨国公司获得更大份额利润,采取环境措施迫使美国公司采用更严格的生产方法或限制其市场准入等。英国《金融时报》援引知情人士的话报道称,欧委会或将首次动用欧盟《反胁迫工具法案》对美进行报复。
德国总理朔尔茨也警告说,若美国执意加税,欧洲可在“一小时内”回击,反制手段不仅限于关税,还可能包括数字税、反垄断调查及环境标准限制。
有巴西媒体援引消息人士的话称,巴西计划对美国一些科技企业征税,以回击美国对进口的钢铁和铝加税。
2月10日,中国对原产于美国的部分进口产品加征关税的措施生效。此前的2月4日,美国政府对所有中国输美产品加征10%关税的决定生效后,中方宣布了反制措施,包括对煤炭、液化天然气加征15%关税,对原油、农业机械、大排量汽车、皮卡加征10%关税。
加拿大、墨西哥近日透露,或将在世界贸易组织(WTO)框架内挑战美国关税的合法性。值得一提的是,中国已于日内瓦时间2月5日就美国单边关税措施向WTO争端解决机制提出磋商请求。这是针对美国单边关税行为的多边反制,中国通过WTO争端解决机制维护自身合法权利。
反噬效应陆续显现
“美国新一届政府动用关税武器对付其贸易伙伴,此举最终将会反噬美国自身。”比利时中国经贸委员会主席贝尔纳·德威特如是说。
欧盟委员会近日也公开强调,跨大西洋产业链深度融合,单边关税实为“对美国公民征税”,终将反噬美国自身。
美国彼得森研究所高级研究员加里·赫夫鲍尔分析认为,加征钢铝关税将使美国的钢铝价格“显著高于”世界市场价格,不利于汽车制造、电气机械及飞机制造等相关下游产业,这些领域就业规模是钢铝产业的10倍,最终对美国的“损远大于利”。福特汽车CEO吉姆·法利警告,加税将导致“成本激增与供应链混乱”,甚至引发“工业领域轩然大波”。
2018年钢铝关税曾导致美国制造业流失约7.5万个岗位,而此次加税范围更广、引发的反制更烈,后果恐更严重。哥伦比亚广播公司直言,关税成本最终会由美国消费者承担,从牛油果到汽车,“所有商品的价格都将上涨”。
在政治层面,美国频繁加征关税的行为也遭到反噬。美国把关税当“武器”,违反世界贸易组织相关规则,是对多边贸易体制和国际规则的公然破坏。同时,此举严重破坏了美国与盟友间的信任,导致后者进一步与美国离心离德:欧盟正推动“战略自主”,减少对美依赖;加拿大与墨西哥加速多元化贸易布局,与中国、东盟深化合作……
加拿大丰业银行经济学家德里克·霍尔特称,“美国和盟友之间的关系以令人震惊的方式急剧恶化”。美国的做法让所有国家都认清了其行事本质,即为自身利益可以不惜牺牲其他国家的利益,这将导致美国在国际政治舞台上越来越被孤立。
特朗普政府将关税视为“武器”,试图以此重塑贸易规则、转嫁国内矛盾。然而,全球化时代的经济相互依存性决定了“零和博弈”难以持续。若美国不改弦更张,反噬效应将陆续显现,其所谓“让制造业回流”的愿景,终将成为一场代价高昂的幻梦。
发表评论
2025-02-17 18:40:00回复
2025-02-17 23:40:54回复
2025-02-17 19:58:30回复
2025-02-18 03:45:36回复
2025-02-17 22:22:48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