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湖北省人大代表热议如何回应群众对安全感的特别关切
打防并举提升社会治理效能
法治日报记者 刘志月 刘欢
这是高质量发展的湖北——
2024年,预计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左右,增速在经济大省和中部地区保持领先;经营主体连续4年每年增长百万户以上……
这是高水平安全的湖北——
2024年,全省地方债务风险保持在安全区间;没有发生重特大事故,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连续3年下降……
近日在湖北省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上,时任代省长李殿勋向大会报告工作,强调要在统筹发展和安全上善作善为,全力实现多重目标动态平衡。
李殿勋说,要积极回应新发展阶段人民群众对安全感的特别关切,坚持标本兼治,全面排查整治各类安全隐患,依靠制度创新与技术创新两手并用,持续提高本质安全水平,推动高水平安全和高质量发展互促共进。
有效防控化解风险
李殿勋强调,聚焦重点领域和多重变量,探索建立多层次风险防控机制,稳妥化解房地产、地方债务、中小金融机构等领域风险,严厉打击非法金融活动,严守不新增隐性债务的底线,严守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
作为一名来自基层一线的检察官,湖北省人大代表、荆州市公安县人民检察院普通犯罪检察部主任代姗姗尤为关注“三农”资金及乡村振兴建设在政策执行领域的问题。
代姗姗建议,持续开展检察公益诉讼助力高标准农田建设专项监督工作,使高标准农田建设在资金管理、工程质量、上图入库、建后管护等方面实现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
同时,针对“三农”资金、涉“三农”国有财产、乡村振兴建设领域中存在的普遍性、突出性问题,积极开展检察公益诉讼,服务乡村全面振兴和城乡融合发展。
2024年,湖北加强房地产、地方债务、金融等重点领域风险监测预警、快速处置,房地产市场持续好转,全省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实现正增长,全省地方债务风险保持在安全区间,银行业贷款不良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风险总体可控。
湖北还有力应对2008年以来最严重的低温雨雪冰冻灾害,没有发生大面积断电断气断网。有力应对主汛期9轮强降雨冲击,没有发生江河湖库堤坝溃塌,没有发生淹城淹镇淹村,没有发生地质灾害造成的群死群伤,没有人员因洪涝灾害致死。没有发生重特大事故,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连续3年下降,安全生产形势整体好转。
严厉打击违法犯罪
持续打击治理以“黑广播”“伪基站”“GOIP(虚拟拨号设备)”为载体的新型电信网络诈骗违法犯罪活动,推动实现万人发案数同比下降10%以上。
打击电信网络诈骗被列入湖北省2025年十大民生项目清单,这让湖北省人大代表、黄冈市公安局黄州区分局南湖水陆派出所所长高戈振奋不已。
“在严厉打击和广泛宣防的双重作用下,反诈效果已经初步显现,但是电信网络诈骗易发多发的态势还没有根本扭转。”高戈说。
高戈表示,公安机关将继续重拳出击打击电信网络犯罪。要用足用好“两高一部”联合印发的办理跨境电诈案件法律适用问题的相关意见,强力推进回流打击,力争全链条打击犯罪;针对涉诈重点人员开展重点整治,通过定期约谈、精准帮扶、挂牌整治等措施,全力开展防范工作;精准开展预警拦截,对网络涉诈IP全量封堵,进一步加强通信网络预警、保护性止付等工作,力争将人民群众的损失降到最低。
2024年,湖北完善立体化、信息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多元调处化解矛盾纠纷,强化信访问题源头治理,常态化推进扫黑除恶斗争,持续深化禁毒人民战争,严厉打击电信网络诈骗、跨境赌博等突出违法犯罪,深入开展校园安全、食品药品安全、App侵害用户权益等专项整治,平安稳定态势持续巩固,群众安全感不断增强。
湖北省人大代表、湖北法之星律师事务所副主任江大清长期关注未成年人犯罪问题。
“少数未成年人在很小的年纪就走上了犯罪道路,未成年人犯罪还呈现出团体化的特点。”江大清建议在湖北省范围内建设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教育矫治专门学校,对这些未成年人进行教育矫治,使他们健康成长。
江大清建议,加大对专门学校的投入力度,保障学校的建设和运行经费,并鼓励社会各界参与专门学校的建设和管理,通过多种渠道筹集资金。
持续推进基层治理
湖北省政府工作报告强调,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构建“综治中心+网格化+信息化”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强化矛盾风险排查化解,推动信访工作法治化。
湖北省2025年十大民生项目清单将矛调中心建设列入其中,要求加强县级社会矛盾纠纷调处中心规范化建设,及时化解处理矛盾纠纷和信访积案,不断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而这也是湖北省人大代表、武汉市公安局视频侦查支队政委许奎关注的重点。
许奎建议,政府发挥主导作用,加强对基层社会治理的统筹规划和政策引导。鼓励和支持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居民群众等多元主体参与治理,形成政府、社会、企业、群众协同合作的良好局面。
广泛招募志愿者,组建各类义警队伍,如社区义警、校园义警、企业义警等,充分发挥群众在治安巡逻、矛盾调解、法治宣传等方面的作用。
此外,政府要加大对基层社会治理的投入,为义警队伍提供必要的装备、经费和物资保障。
“我们要走好新时代群众路线,充分发挥各方力量,创建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社会治理新模式,打防并举提升社会治理效能,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许奎说。
发表评论
2025-02-15 20:37:01回复
2025-02-15 16:53:48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