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A智慧保

  科技加持的时代,人工智能成为全社会追逐的目标。从2023年的ChatGPT开启AI发展新纪元,到今年的DeepSeek问世,人工智能早已成为引领社会变革的重要利器。

  DeepSeek引发了AI风暴,也迅速霸榜网络热搜,抢占市场热点,就连保险业也在春节过后迅速“跑步上车”。接入DeepSeek相关产品,打通AI应用场景;赋能代理人展业,推动保险营销服务;抢抓AI产业化机遇,加快科技布局与业务转型等。

  在DeepSeek迅速走红的背后,也引发了一些争议与焦虑。保险代理人会被淘汰吗?网络安全怎么保障?保险公司如何应对未知的技术风险?又如何保障消费者的信息安全?随着人工智能应用场景逐渐扩大,保险公司能否借助这一机遇实现业务模式的转型?

  就如ChatGPT盛行之际所产生的疑问,当下而言,这些问题仍然存在。而面对未来,人工智能在保险业将如何大有作为?

  DeepSeek在保险业掀风浪

  人工智能这股风已经吹到了保险业,并引发了一系列连锁反应。

  据悉,随着DeepSeek的火爆,保险业也在加速上车。2月7日,新华保险宣布借助新华e家App技术底层栈与互联网的技术生态互通的优势,在新华e家App成功接入DeepSeekR1、V3两款模型产品,打造个人AI助理支持多个智能应用场景。

  新华保险方面表示,这是公司借助联创实验室的技术资源,积极推动人工智能在企业运营中的实际应用。未来,公司还将进一步深度挖掘模型能力,从销售支持、办公辅助、风控合规管理,全方位赋能业务发展,快速构建 AI能力体系。

  不仅新华保险,还有一些保险机构也在积极进入DeepSeek圈子。例如,保险科技公司太极华保旗下保链客全面接入DeepSeek,旨在带来更智能化的营销工具和更具人性化的客户服务体验,为保险营销、客户服务、数据分析等场景注入AI智能新动力。

  水滴筹也宣布已同DeepSeek展开合作,目前相关合作正处于内测与调试阶段。还有部分大型险企已同DeepSeek展开合作,且相关合作正处于内测与调试阶段。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保险公司也在借助DeepSeek造势。例如,大家保险通过与DeepSeek对话来对公司进行宣传,中银保险也是通过解析使用DeepSeek规划保险是否可靠来进行相关宣传。2月12日,汇友相互宣布公司积极探索利用AI赋能保险业务,已取得显著成效,法律险业务正式迈入智能化、普惠化,公司正在绘制保险业DeepSeek蓝图。

  险企潮涌布局人工智能

  DeepSeek迅速出圈,引起了全球的强烈反响,对于保险业而言,或又会引起一波人工智能追逐潮。

  众所周知,保险是一种复杂的金融产品,专业性很强,在很多人看来,AI智能在保险业的应用并不大。

  然而,2023年出现的ChatGPT,打破了这一传统看法。人机对话、提供保险保障方案、专业知识解读、保险产品推广等,人工智能在保险业也开始了各种应用。或许也是看到了更大的可能性,越来越多的险企开始加入到发展人工智能的行列。

  例如,2023年11月,中国人保发布“数智灵犀-人保大模型”,这是基于星火金融大模型底座开发的中国人保专属企业大模型。

  2024年2月,阳光保险全资成立了阳光数智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本7亿元,主要经营范围包括人工智能应用软件开发、人工智能公共服务平台技术咨询服务、人工智能理论与算法软件开发、人工智能公共数据平台等。

  2024年,众安保险探索与人工智能领域的领军服务商合作,聚焦大物流领域的无人车智能驾驶场景,为港口、铁路枢纽、陆港、空港、工厂的无人驾驶电动重卡Q-Truck提供企业研发设备财产保险、研发设备测试期责任保险产品服务。

  2024年10月,平安产险申请一项名为“基于人工智能的数据生成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介质”的专利,据了解,该申请属于人工智能技术领域,包括基于爬取模块获取新闻数据;将新闻数据输入至目标大语言模型内,并调用与目标大语言模型对应的功能函数;基于分类函数对新闻数据进行新闻分类得到新闻分类数据等。

  2024年11月,保诚于新加坡启动人工智能实验室,该实验室旨在促进整个集团使用人工智能、生成式人工智能(Gen AI)及机器学习。

  2025年初,泰康人寿基于人工智能技术打造的行业首个大语言模型机器人“泰小保”在“保银通”平台正式全面启用,标志着泰康银保业务步入AI智能新时代。

  除此之外,还有弘康人寿自主建设了符合业务特点的AI大模型,并成功应用在智能客服、营销等业务方面;国寿资产的国寿投资GPT平台已上线多模型体验官、客户全景洞察、文档智能问答、AI搜索、公司制度问答、语音克隆等十几个办公助手等。

  如今,DeepSeek的到来,又让保险业看到了更大的可能性。未来,或有更多险企加入到这一行列。

  传统经营模式或被重构

  正如当下所显现的,越来越多的金融机构致力于以大模型赋能金融终端,为已有功能注入AI能力,实现智能客服、智能投顾、智能理赔、智能风险等多个场景应用。而保险业也已经开始将AI智能嵌入到承保、理赔、审核等业务流程中,使得传统的保险经营模式发生转变。

  大童保险销售服务董事长、总裁蒋铭曾在专访中表示,生成式人工智能和垂直大语言模型的成功应用将对保险业的成本、价值、模式进行重构。

  在2024年举行的第二届保险科技数智大会上,阳光保险集团总裁李科也公开表示,以生成式AI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将极大地改变传统的保险经营模式,这是一个很大的挑战,也是一个很大的机遇。

  不可忽视的是,在人工智能快速发展的同时,数据隐私与数据安全等问题,乃至一些监管合规风险需要格外注意。

  北京大成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肖飒认为,将DeepSeek等AI工具接入保险业务,可能会在特定的情况下存在两大法律风险,一个是数据隐私与安全风险,另一个是监管合规风险。

  具体而言,肖飒表示,保险公司掌握着大量客户的敏感数据,如健康信息、财务记录等,当接入DeepSeek处理这些数据时,一旦数据加密、访问控制等安全措施不到位,个人信息泄露的风险便会大增,这不仅严重侵犯客户的隐私权,还会使保险公司违反《个人信息保护法》第五十一条的规定。

  同时,肖飒认为,保险公司在进行技术创新时,不仅用户个人信息易被泄露,第三方技术平台的安全漏洞也难以完全杜绝,一旦发生数据泄露,根据《网络安全法》第二十一条及第四十七条规定,保险公司作为运营者通常需承担主体责任。

  另外,在肖飒看来,保险业是受严格监管的领域,保险公司接入DeepSeek进行业务创新时必须确保符合相关法律规定,任何新技术的应用,如未按要求进行必要的备案或审批,都可能面临监管处罚。

  “如果保险公司在推出基于DeepSeek的新型保险产品或服务时,未提前向银保监会等监管部门报备,可能会被责令整改、停止业务,并处以罚款。”肖飒建议,保险公司要密切关注监管政策动态,确保创新活动在合规框架内进行,还要在利用DeepSeek开展业务创新的过程中,充分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选择权等合法权益。

  为降低风险,肖飒建议保险公司应在与DeepSeek的合作协议中明确技术方的安全义务,包括采取合理的安全措施、定期进行安全检测等,并约定详细的赔偿责任。在DeepSeek出现安全漏洞导致数据泄露时,保险公司可依据协议向其追偿。

  当然,就目前来看,当下保险从业者或者保险机构借DeepSeek多用于提升内部流程效率,尤其是在营销推广、行业分析和客户沟通等方面,DeepSeek的应用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这样的初步试探或许也是基于安全考虑。但随着DeepSeek应用的深化,越来越的应用场景需要警惕风险。

  热点新知

  DeepSeek到底是什么?

  从资料来看,DeepSeek,全称杭州深度求索人工智能基础技术研究有限公司,成立于2023年7月17日,是一家创新型科技公司,专注于开发先进的大语言模型(LLM)和相关技术。2024年底,DeepSeek发布了新一代大语言模型V3,并宣布开源。测试结果显示,该模型在多项评测中表现优于主流开源模型,且具有成本优势。

  在世界经济论坛2025年年会开幕当天,DeepSeek发布了最新开源模型R1,而R1模型在技术上实现了重要突破,即用纯深度学习方法让AI自发涌现出推理能力。与OpenAI开发的ChatGPT相比,DeepSeek不仅率先实现了媲美OpenAI-o1模型的效果,还大幅降低了推理模型的成本,R1以十分之一的成本达到了GPT-o1级别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