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唐荣 李文茜
□ 本报通讯员 巫琳琳
不久前,广东省普法办公室公布2023—2024年全省国家机关“谁执法谁普法”创新创先和优秀普法工作项目名单。其中,深圳市龙岗区司法局与宝龙街道办事处携手推出的涉企“联合执法+精准普法”项目脱颖而出,荣获十大创新创先项目称号,是深圳市唯一入选的项目。
龙岗区司法局积极响应国家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号召,以减少执法扰企、强化普法职能为核心目标,指导宝龙街道办事处构建跨部门、跨领域执法检查模式,通过建立“三张清单”、实行“一企一表”、运用“上门会诊”等措施,在涉企联合执法检查中开展实时普法,创立了独具特色的“联合执法+精准普法”模式,推动辖区法治化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减少对企业经营活动的干扰,是营造良好营商环境的重要一步。为此,龙岗区制定涉企联合执法工作方案,成立由街道执法部门、驻街执法单位组成的执法检查小组,规范联合执法检查工作流程,推出“应急+消防”“市监+公卫”“消防+环保”等多种联合检查方式,实现了执法检查结果共享,达到“一次检查、全面体检、综合会诊、精准施策”的显著成效。龙岗区还整合律师、法律援助、人民调解、公证等服务资源,成立“园区公共法律服务团”,在联合执法过程中为企业提供实时精准的法律服务。
通过发放调查问卷、征求意见等方式,龙岗区主动问需于企,收集企业面临的问题和法律需求,形成需求清单并发送给相关部门。各执法部门按照职责要求,通过“进一次门查多项事”方式,全方位、多维度检查并解决企业面临的问题,为企业打造“会诊式”专业检查和“菜单式”法律服务。
在特色亮点方面,龙岗区建立联合执法“三张清单”和无事不扰“白名单”,编制完成涉及职业卫生、市场监管、安全生产等执法领域的处罚事项清单202项。同时,龙岗区还建立信用风险分类监管制度,综合运用“不予处罚+首违免罚+轻微不罚+重点监管”执法模式,对辖区“白名单”中的934家企业实行“无事不扰”,对125家重点监管企业则在安全生产等领域加大执法检查力度,为各类企业发展提供更加包容的制度环境。
优质的法律服务是打造优质营商环境的重要保障。近年来,龙岗区司法局注重优化涉企法律服务供给,最早在全市开展法律服务进园区工作,并在全区14个产业园区设立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将宝龙园区打造成公共法律服务示范点,在园区内推出企业用工规范手册、法律风险防控手册等多种法律服务产品。2023年以来,宝龙园区法律团队累计走访企业129家,开展“法治体检”、普法讲座105场,提供法律意见1005份,参与调解41件,发放普法宣传手册8500余份。
龙岗区司法局有关负责人表示,通过“联合执法+精准普法”模式,切实把法律服务送到了企业家门口,将法治精神深植于企业发展各环节,有效提升了各类市场经营主体的满意度、幸福感。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