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赵红旗

□ 本报通讯员 冯军华

“是否办理了食品摊贩备案卡?有没有食品安全许可证?健康证有没有过期?”2月9日,农历正月十二,天还未大亮,河南省宝丰县人民检察院干警就来到马街书会,对“地摊美食”的安全卫生情况进行跟踪监督。

“明天就是农历正月十三了,延续了千年的马街书会将准时开唱。截至目前,已有来自20多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数千名艺人云集此地。最近几天,来此观光游玩的人越来越多,摆摊销售当地非遗食品的商户高达数百家,烧鸡、羊肉冲汤、砂锅面、麻辣羊蹄等代表当地的饮食文化,备受食客欢迎。我们检察机关要依法守护好群众‘舌尖上的安全’,用法治力量为马街书会保驾护航。”宝丰县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闻延菲介绍说。

《法治日报》记者注意到,在春节申遗中,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官方视频画面中出现宝丰马街书会。自马街书会开展常态化展演以来,当地“地摊美食”也随之活跃起来。马街书会消费群体多,人员流动性大,如果存在不规范经营行为,就会埋下食品安全隐患,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为确保群众品尝到安全放心的非遗美食,宝丰县检察院积极与相关部门磋商,推动建立多部门联合执法监督机制,针对马街书会摊位存在的食品安全问题开展专项整治行动,加强日常监管检查。

与此同时,宝丰县检察院依法守护说唱技艺的传承。平调三弦书流传于宝丰县全境及相邻县市,腔调朴实、自然、流畅,具有浓郁地方特色,传承至今已有400多年历史。“说的是,山在西,海在东,恁听我唱唱那县宝丰。”百岁老人余书习在90多年的说唱生涯中,形成了唱腔浑厚圆润、发音准确、托音韵味悠长、用腔精巧、节奏感强的艺术风格,是河南省资历最深的三弦书传承人,有“曲艺活化石”之称,其生前珍贵视频影像资料,是研究三弦书艺术的重要文献。为防止其流失或损毁,2024年,宝丰县检察院通过制发检察建议推动相关部门对资料进行数字化归档,并与平顶山说唱文化(宝丰)生态保护发展中心、县文旅局建立沟通联系机制,通过教学传承、演出服务、购置传承器具、打造修缮传承所等方式给予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扶持,提出通过评比、评级等方式进一步推动非遗传承。

趁着马街书会人流量大、文化氛围浓厚、群众参与度高的契机,近年来,宝丰县检察院在会场设立普法宣传点,以非遗为切入点,通过“摆摊普法”方式向游客和商户发放宣传资料,向群众普及公益诉讼以及非遗保护的法律知识,让法治观念触及更广泛社会群体。检察干警还走进书会表演场地,为艺人讲解知识产权保护知识,让他们明白自己的创作成果受法律保护,鼓励他们大胆创新,传承优秀文化。

“如何让马街书会在传承与发展的道路上走得更加稳健?我们检察机关将用法治力量守护好非遗传承,传播好法治声音,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闻延菲说。

本报宝丰(河南)2月9日电